蠢人可以修煉嗎(愚鈍人談崇拜)
2023-09-17 23:38:51 2
蠢人可以修煉嗎?崇拜是一個很平常的詞語,一段時間,無論是主流媒體,或者坊間蜚語,使用的人是少之又少,有些人對「崇拜」二字十分惶恐,尤恐避之不及如果你崇拜某一個人物或一件事物,立馬就有人嘲笑你是一個愚昧之人、混沌之人不知何故「崇拜」二字引起這麼大的震動?閒暇之餘,一個愚昧之人就閒談以下自己的愚昧之見,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於蠢人可以修煉嗎?下面內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蠢人可以修煉嗎
崇拜是一個很平常的詞語,一段時間,無論是主流媒體,或者坊間蜚語,使用的人是少之又少,有些人對「崇拜」二字十分惶恐,尤恐避之不及。如果你崇拜某一個人物或一件事物,立馬就有人嘲笑你是一個愚昧之人、混沌之人!不知何故「崇拜」二字引起這麼大的震動?閒暇之餘,一個愚昧之人就閒談以下自己的愚昧之見。
崇拜,搜狗百科釋義為:尊敬佩服。有三種釋義,(1)尊重拜授。(2)尊崇奉拜。(3)尊重敬佩。近義詞:崇敬、崇尚、推崇、尊敬、尊崇等。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尊敬欽佩。從詞性詞義看,崇拜是一個褒義詞,不知何時起似乎變成了帶「」引號的褒義詞。個人認為,崇拜是一個溢美之詞,是對最神聖的人和事物的心靈的販(gui)依,是純淨的尊敬!
歷史上,人類對事物的希冀,思想的寄託,無不是通過崇拜的形式來表達。只有對某個事物產生了崇拜之情,才能虔誠地、執著地去繼承,去維護,去追求,社會才能夠得到不斷的發展。
人們對事物的崇拜,具有一定階段性,是隨著人的感知、認知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實質上是修正、提升。並非是對自己尊重敬佩的人物或事物的否定,更不是對自己尊重奉拜的人或事物的指責、反目。
人,從「哇哇」落地就已經有著崇拜的感知和認知,那就是對母體的崇拜。嬰幼兒在母親的懷抱、吸吮著母親的乳汁、嗅著母親的氣味時,無論遇到什麼事情 ,他就十分安詳、愜意,有無比的充實感、幸福感;無論發生多麼大的事情,他都能十分安心地在母體的懷抱中坦然入夢,這是因為母親是最無私的,他在母親無私奉獻中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
進入學生時期,從小學,到初中,再到大學。隨著年齡的增長,面對五彩繽紛的世界,人們需要獲得的、探求的知識和事物在不斷擴展,存在著知識和認知的饑渴。在老師循循善誘教授下,人們獲得了知識、提升了認知、擴大了視野、豐富了思想。老師毫無保留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老師誠心實意地希望學生能夠超越老師,在人生的路上走的更高、更遠,老師的做出是不求回報的無私付出!人們自然地對老師產生無比的尊重敬佩之情。
崇拜是自然形成的,是與生俱來的。崇拜是思想在精神層面的升華。
在當下思想多元的社會中,人的精神追求也是多元的,必然產生多元化的崇拜。有崇拜英雄人物的,有崇拜演藝明星的,有崇拜金錢物質的,有崇拜個人自由的等等,這無可厚非,是每個人的自由,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序良俗。但,做為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華夏民族,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文明的炎黃子孫,有一個最基本的社會價值觀和精神支柱,那就是五千年綿延不斷對英雄的崇拜。
什麼是英雄? 英雄是有抱負、不畏艱險強暴,為民族或先進階級的利益作出重大貢獻的傑出人物。
從盤古開天到大禹治水;從秦皇一統江山到唐王開拓疆土;從鴉片戰爭到抗日戰爭,從人民解放軍到航天人,每一個時代、每一個團體,都湧現出無數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跡,是無數的英雄們支撐起我們民族的脊梁,是英雄們的事跡激勵著我們民族圖強、奮進,是英雄主義精神構築了我們中華民族靈魂,才確保了中華文明的綿延賡續,中華民族才傲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有人說過:「要了解一個民族,就要看他們崇拜的英雄是誰」。
在思想和價值觀多樣化的時代,在不少人把金錢和物質做為圭臬的當下,我們應該崇拜什麼樣的英雄?我們應該崇拜那些秉持公平正義、無私奉獻、樂於助人、除暴安良的英雄,崇拜那些敢於同醜惡勢力、邪惡勢力鬥爭的英雄,崇拜那些在維護國家和民族、人民利益上敢於亮劍、勇於獻身的英雄!
鬱達夫說:「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個有英雄卻不知敬重愛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藥的,有了偉大的人物,而不知擁護,愛戴,崇仰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
沒有崇拜就沒有完美的人生;沒有崇拜就不會有完美的世界!
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英雄的民族,更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民族,對中華民族英雄的崇拜更是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自信和文化的自信,讓我們擎起中華民族英雄主義的旗幟崇拜英雄吧!
雜草叢生禾難成,
刪除斜枝喬木挺。
披沙瀝金尋珍寶,
民族一心拜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