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的特點八個字(川菜最近搞出了很多新意思喲)
2023-09-18 00:00:00 2
四川味道最近搞出了很多新意思,說是川菜吧,它其實帶國際化視野,說是西餐吧,其中又有許多四川元素,好比最近我們吃的兩間餐廳,吃完之後還在不停地探討:這是川味西餐還是西式川菜?
今天就寫來與大家分享,看完之後不妨分享你心中的答案。
上海 Charcoal Player
Charcoal Player開在年輕人聚集的淮海TX商場,從澳洲歸國的四川主廚專注用碳火烹飪,九道式晚餐780一位。
開場烤臺灣鳳梨,熱帶水果有了燻烤感,搭配的西番蓮汁兒裡還加了點小米辣,是倔強的川味了。
一個漂亮的菊花臺,奶油生菜上盛的是挪威鱈魚和馬糞海膽,醬汁裡調和了清新的西柚和檸檬草,特意用到四川人引以為傲的漢源花椒,多了一絲悠然的麻。
一道明豔的酸湯,襯託兩款蝦肉,竹節蝦烤出一絲焦,日本甜蝦則近乎生,特別還加了小片魷魚,在生熟兩種肉質間增添了潤口的感覺,印象更深的是主廚自己調的酸湯,用到了四川傳統的剁椒和菜籽油,鮮辣又酸爽。
現場端來一個小爐灶,燃料是新疆紙皮核桃的殼,「我們親手剝的呢,剝得手都疼了!」服務員妹子一邊說,一邊倒進小杯水井坊,四川白酒燃燒核桃殼,火炙茭白。
江南當季的茭白,水靈靈的嫩,還有淡淡清香,配的澆頭則是另一番滋味:M9牛肉溢出油潤的肉香,肉鬆細碎幹香,還有用蘋果木、大米和香草煙燻的土雞蛋,令純然的蔬味有了複雜的葷味。
「雪花雞淖」是川菜裡的功夫菜,這裡做了一個創新版本,選清遠雞和北海道扇貝,捶打成茸,細如雪花,搭配的甘孜松茸清湯裡額外加入烤雞中翅一起熬,平添雞香與膠質感,點綴帕馬森芝士,好似白雲一朵。
川菜裡經典的粉蒸肉,這裡做了一個複雜版本,上桌前用荷葉煙燻,賦予夏日的清香,豬肉選了成都、華陽一帶特產的成華豬,傳說中是最適合做回鍋肉的豬,曾一度瀕臨滅絕……堅決挖掘地方豬種,也是廚師的四川情懷。
成華豬的生長速度慢,五花肉特別肥美,米粉用到了新疆的羊脂籽米和泰國香米,米感細,米味足,搭配軟糯的甘孜小土豆,柔和的醬味則來自芝麻醬、味噌和甜豆莢熬的湯,可以說是一份脫胎換骨的粉蒸肉了。
一道精緻的豆瓣魚,烏魚烤去油脂,突出肉質,豆瓣醬則用到了鮮豆瓣和陳年豆瓣的調和,帶來更豐富的發酵感,驚喜裡面還藏了一顆時令的荔枝,好像在戲仿川菜二十四味中的荔枝味兒。
主食是澳洲M5牛肋條蓋澆飯,抹不掉的仍是四川底色:永川豆豉、宜賓芽菜、煙燻筍子和老家的香菇,調味溫和又複合,感受到了四川廚師對家鄉的濃濃愛意……
清口甜品:四川龍泉桃子
成都 Pairedd
配德Pairedd開在新城區傲人的交子大道上,在商場頂樓開闢出一個獨立空間,主廚套餐1388一位包含有趣的配酒,落座吧檯能看到開放式廚房裡幹勁十足的廚師團隊。
開場小品就花了心思:黑虎蝦輕輕火炙,搭配青椒醬微辣;風乾煙燻的龍躉魚夾層層冬筍片,創新用稻草和牛奶做了奶凍,近乎奶茶的口感。
類似西班牙的Croqueta,藏著羊肚菌和牛骨髓,羊肚菌是在雞湯裡煮過,牛骨髓汆水再冰鎮,炸成小球,一口咬破,有一種柔軟爆漿的感覺,好驚喜。
點綴的幹蔥用紅酒醋醃過 帶來一點酸度
手剝的蜜豆,先煙燻再炭烤,底下埋著珍寶蟹肉,嫩度剛好和諧,清甜映襯鮮甜。
廚師端來一塊根芹,解釋下一道菜的創意:用片義大利火腿的機器把根芹削成薄片,做成餃子皮的樣子。
餃子餡兒是牛肉塔塔,柔嫩的牛肉拌上溼潤的生蠔,牛脂融合了海鮮,溢出特別的奶味。
螢光小魷魚,處理到半生,口感彈潤,肚子裡塞肉,鬚鬚頭則油炸,撒上甜椒粉,配泰式的青醬,忽然有了東南亞風情。
一道溫暖的碗物,結合了日料和法餐的技法,用昆布、辣根和奶油熬製高湯,澆淋扇貝刺身,熱湯剛剛好把扇貝浸熟,洋姜則用低溫慢煮,保留一絲甜度和脆度。
魚類料理選了澳洲進口的犬牙魚,用本地的蓮白葉包捲起來碳烤,火候很棒,魚肉很嫩,不過我內心更期待的其實是四川本地的魚,翹殼或者巖團會不會更有趣呢?
牛肉料理選了上乘的牛板筋,牛舌還悉心分出了舌尖與舌根,廚師特意做了發酵60天的牛汁,致敬曾經在NOMA的工作經歷。
米飯挖掘了四川農村傳統的「箜乾飯」,用柴火土灶和鐵鍋將米飯煎熟,配上紅燜帶皮羊肉,裝盤的時候加上四川的泡缸豆和芽菜花生,從洋氣的廚房端出了一碗土土的飯呢。
甜品可以玩火哎!拿棉花糖送到火上烤,表面一層焦糖化,咬開來是山楂和樹莓餡兒……廚師可調皮了,用肉桂卷敲火,在吧檯放了一陣煙花!
吃完這兩家,我也是很驚訝,原來四川味道已經可以有這麼國際化的表達,為年輕廚師的創新感到欣喜,也期待傳統川菜有更多精彩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