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什麼地方適合遊玩(過完情人節過元宵)
2023-09-14 21:39:18 4
紅紅火火元宵節,快快樂樂常相隨!閩聲傳媒在這裡,提前祝大家
元宵節快樂!
在這個全國狂歡的日子裡,福建各地將上演一場場舉足輕重的大戲。逛花燈、吃湯圓僅僅是標配,在福建,幾乎都有不同的元宵民俗,都聽說過,算你厲害!
福州
從春節至元宵前夕,福州民間有送燈和甘蔗的習俗。對出嫁之女,娘家例必送燈,「燈」與「丁」諧音,取添丁之意。甘蔗意味幸福生活節節高。 不僅如此,每逢元宵節,福州城中各個地方都舉辦燈謎會。
眾多喜氣洋洋、饒有趣味的燈謎不僅受到大家歡迎,也是千百年來福州盛行的親子活動。現在的西湖公園、臺江文化宮、煙臺山等處都是舉辦燈謎會的傳統之地。
平潭
「踩街」是平潭民眾元宵夜必不可少的活動,一年一度的千人踩街巡遊鬧元宵的場面頗為壯觀。飛龍騰雲、腰鼓驟響,燈牌蛇綿延數百米之長,家家戶戶、老老少少提著燈籠舉著藤牌隨著「踩街」隊伍為家人祈福。
@平潭網
泉州
晉江五店市獨特的高甲戲、布袋木偶戲、火鼎公婆、拍胸舞等「鬧春」民俗,輪番上演,熱鬧來送福。
@福人文晉江
晉江東石梅峰村每年元宵連續三晚舉行「遊燈」活動,「舞香龍」、「燒火把」、「酒盞燈」、「燒火鼎」等諸多玩火遊戲。
@晉江新聞網
莆田
莆田「吃花」,是一種古老的儀式。夜幕之下,乩童赤膊將身體伸進燃放的煙花中。火星飛濺,極富有觀賞性。吃花活動每年在涵江芳山上演。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每年的正月,莆田涵江區鎮前、下灣頭、七步等自然村都會舉行「錐球刺身」的遊神祭祀活動。以表達對祖先烈士的敬意。
海膽狀的鐵球直徑約十釐米,上面布滿尖刺。
@海都網
而元宵抬棕轎是莆田多地鬧元宵的傳統習俗。在空地上用木柴圍起一個圈,點燃後,選年青力壯的男性赤腳抬著菩薩座轎穿越火海而過,表達民眾希望祈福驅邪、家家興旺的願望。
@中新網
@東南網
莆田爬刀梯可謂驚心動魄,壯漢赤腳,勇登刀梯最頂端,而下來的時候,也是在鋼刀階梯之間穿梭下來。
@新華網
據說這已有1500年的歷史,可謂莆田元宵活動的重頭戲。
龍巖
龍巖客家人,由中原地區搬遷至此。因此,當地的遊大龍、「走古事」、踩高蹺、劃旱船、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都有著中原文化的影子。
長汀童坊鎮鬧春田,已有數百年歷史,將關公塑像抬到水田裡,四人一組,奔跑打轉,相互比拼,跑得快者為勝,考驗的可為團隊的協作。
@新華社 劉豔暉 攝
塗坊走古鎮,遊花燈,也是長汀極為特色的元宵活動。自從先祖塗太郎、賴八郎宋末元初來此開基後,民間一直傳頌著塗賴二公驅除妖、保護百姓的故事。為紀念此事,子孫後代以千年古事、遊花燈來表達感謝之恩。
@太平洋攝影博客阿瀾映象
河田古鎮遊玻璃子燈,也頗為特色。花燈由燈身、燈座和燈掛組成,以竹篾為骨架,成倒塔狀。一點燈火,整個花燈映得五光十色,極為絢麗。
漳州
正月十五,長泰坂裡鄉正達村將如期舉行「盤古王戲水」。據了解,正達村鄧姓居民居多,其先祖供奉「盤古王」。後人,將鄧氏一族供奉的家神,演變為當地保護神,「盤古王戲水」民俗活動自此開始。
@福建背包客
華安縣高安鎮的四個村子,都會組織火把節,每家每戶都會派出一人舉一支火把,集合之後,環鎮區跑一圈。
南平
延平區漳湖鎮每年元宵節前後將舉行遊蛇燈活動。在此期間,家家戶戶製作蛇燈,傍晚時分,各家各戶派出一位大人或者小孩作為代表加入到隊伍中,走街串巷。
@歷史黃昏
三明
在尤溪縣,每年正月十五、十六兩天都將會舉行「迎龍燈」活動。龍虎旗指揮,龍頭領導著整條長龍,表演著一套套令人眼花繚亂的程式,蔚為壯觀。
@東南網
寧德
鐵枝,源於清代,流行於閩東的福鼎、福安、霞浦、蕉城、周寧等地。搬鐵枝是將鋼管或鐵條焊接成支狀,並固定於車轅上進行搬行的一種民間節俗表演。
@閩東日報 黃起青 攝
並且,屏南雙溪鐵枝表演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因此,鐵枝表演在當地依然熱度不減。
@東南網
廈門
正月十五元宵節,集美街頭極為熱鬧。集美陳氏族親以及來自海內外的相親校友和當地群眾,將匯聚集美大社祖厝前,祀奉先人「護國尊王」、「開閩王」、「陳府王爺」等。
@海峽導報
怎麼樣,元宵佳節,是不是很想來福建體驗民俗?
溫馨提醒:參加各類民俗活動請遵守當地疫情防控相關規定。
來源:閩聲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