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事中摔盆有什麼講究(民俗喪禮中摔盆)
2023-09-15 08:48:06 1
#新作者扶植計劃 第二期#
人生無常,在人世間最講公道的事情就是:死亡。它鐵面無私,不管他願不願意,也不管他是貧窮還是富貴,它一視同仁,都要被它一 一點名。誰也逃不掉,從古到今,你看誰逃脫過,沒有被它光顧。
人生無常,在人世間最講公道的事情就是:死亡
死亡也可以說「與世長辭」,是人生的終結,永遠告別了這個花花的世界,與這個流連忘返的世界說「拜拜」了。
而喪葬是人的最後一次禮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很講究孝道,因而傳統禮節要求「厚葬」,並把安葬老人的隆重與否看作是晚輩盡「孝」的重要標誌,所以不管晚輩有沒有這種意願和能力,也要竭盡全力操辦喪葬祭禮,否則會被世人輿論和譴責。
因此,喪葬禮儀可以說是人生禮儀中最為繁瑣複雜的一種,也最為莊嚴、隆重。據記載,早從周代開始,喪葬就有了一套完整而繁雜的程序。當然,由於我國地域遼闊,民族眾多,宗教信仰不同,喪葬禮儀程序不盡相同。
喪禮的儀式很多,但他的高潮是出殯,俗稱「發引」,即送葬。在出殯這個儀式中有一個儀節是「摔盆」。
「摔盆」就是在出殯時,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把靈堂前祭奠燒紙用的瓦盆摔碎,這也叫「摔老盆」。
《民社北平指南》就有「摔喪起靈」的記述:「出殯時刻,率於清晨行之……上大槓時,孝子跪摔喪盆,既起槓,號哭如前。」瓦盆一摔猶如一聲號令,扛夫們迅速抬棺起靈,送往墓地,不「摔盆」是不能起靈出殯的。
明清小說中述及「摔盆」這一習俗的地方也很多。曹雪芹《紅樓夢)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王熙鳳協理寧國府》,講秦可卿生前沒有孩子,死後,她平時身邊侍奉她的有個叫寶珠的丫環,就讓請她擔起「摔喪駕靈之任」。出殯之日,「寶珠行未嫁女之禮,摔喪駕靈,十分哀苦。」可見「摔盆」的習俗很久就有了。
誰來摔盆是有講究的,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來摔這個盆的。
「摔盆」的應該是死者的長子或者長孫,即遺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長子不在了則次子摔,若無次子就由其它各子,長幼輪序、嫡庶輪序,如果沒有子孫,則由同姓親族中血緣最近的堂侄摔,但條件是他沒有結婚。如果已經結婚,則由沒有結婚婚親族堂侄摔。因為摔了意味與死者要一脈相承的,繼承死者的財產,也要盡做別人「兒子」的義務。
無子無侄不是「善終」,不用摔,表示無人送終。
特殊情況由別人或者女婿摔,表示摔盆的人和死者關係拉近了,有時等於確定了遺產繼承權。
傳統習俗中,摔盆兒的潛臺詞實際是:分家產。
但是在如今的社會,靠摔盆來確定繼承關係,法律是不會承認的。
摔盆兒也是有講究的 ,父死左手摔,母死右手摔。要一次摔碎,越碎越好,相傳,因為這個盆是死者的鍋,摔得粉碎才好帶到陰間去。
如果沒有摔碎,就不能摔第二次了,只能讓抬棺的槓夫踩碎。
盆摔碎後,摔盆者扛起引魂幡或牽引靈車,駕靈而走這便叫「駕靈」。向死者最後的安身之處走去……
中國是個文化悠久的國家,又是一個禮儀之邦,喪禮是很講究的,禮儀繁多。講究「厚葬」,搞得排場很大,風光無比。
生不孝,死莫叫
我們老家有一句話,生不孝,死莫叫。意思是說死者在世的時候不孝順,死的時候不要把喪禮辦得熱熱鬧鬧。說得真好,死者生前盡孝了嗎,如果沒有,把喪事辦得再風光,也是做給別人看的,不是真孝,是弄虛作假的孝。
風光大葬,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