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目前的市場需求情況(需求升級帶動小米需求增長)
2023-09-15 16:53:42 2
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原產中國,約有8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屬禾本科,中國北方通稱穀子,去殼後叫小米,它性喜溫暖,適應性強。小米起源於中國黃河流域,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主分布於中國華北、西北和東北各地區。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後文簡稱《意見》),《意見》再一次重申了農業對於我國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所起到的基礎作用,《意見》從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五個方面提出若干要求。《意見》的頒布為以小米為代表的雜糧種植提供了發展機遇。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公布的《2018-2022年中國小米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機遇》顯示,小米起源於我國,是世界栽培最古老的作物。我國小米播種面積佔世界穀子播種面積的80%,產量佔世界穀子總產量的90%。印度是世界第二小米主產國,約佔世界總面積的10%,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法國、日本、朝鮮等國家有少量種植,但用途除作為糧食外,有的是飼草,有的是鳥飼。小米含有多種維生素、胺基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營養價值較高。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看中小米的營養價值,消費需求不斷增加。2013年我國小米的需求量為127.72萬噸;2017年我國我國小米的需求量增加到159.35萬噸。
隨著消費升級和對主食多樣化、保健性需求的提升,雜糧市場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關注,在近三四年呈現異軍突起的態勢。作為第一大雜糧作物,小米價格從2012年起經歷了一輪爆發式上漲,雖然目前價格已經回落,但還是給行業注入一劑「強心針」,從種植生產到加工銷售,小米產業鏈各環節的生產能力都上了一個臺階。行業整體對未來發展態度樂觀。在市場需求帶動下,初加工及深加工企業數量不斷增加,尤其以釀酒、營養粉、飲料、地方特色食品等下遊產業的崛起,預計2018-2023年我國小米需求量將明顯增加,2023年小米需求量有望達到233.15萬噸。
新思界產業研究員認為,小米生產加工行業還沒有出現有足夠市場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的龍頭企業,產品開發程度也很低,絕大部分為原糧形態。一方面是巨大的有待開發的需求市場,一方面是發育水平低幼的行業現狀,小米行業目前正處於決定未來發展前景的關鍵時間節點,同時,也可能是入市布局的最佳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