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7選手(奇葩選手精選集)
2023-09-14 21:19:44 2
智東西
文 | 微光 Lina
昨天,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正式落幕。智東西在此前已經對這場為期5天的大會進行過全方位的報導,從展會上服務機器人井噴現狀(15家井噴入市!服務機器人徹底火了!)到各類院士大咖對產業趨勢的解讀(風口在這!一文看盡世界機器人大會大咖演講乾貨)應用盡有。
今天,我們來輕鬆一下,跟著智東西的腳步,看看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那些新奇有趣的(奇葩)選手們:他們中既有我們熟悉的雙臂協作沙畫機器人、仿生機器人等來自新松、Festo等大公司的選手,也有其他「鋼鐵俠」雙足機器人、鋼琴先生機器人、仿人機器人西施美女、留著小鬍子的機器人畫家等新面孔。這些機器人由於造型功能特異,一度成為展會中的明星,吸引眾多遊客駐足。
一、老牌德國廠商的仿生黑科技上圖用來畫沙畫的雙臂協作機器人來自國內老牌機器人廠商新松。根據工作人員介紹,畫沙畫只是這隻雙臂協作機器人的兼職,他的主要作用用於工業製作。從與人人類合作製作沙畫可以體現該款機器人運動的靈活度與安全性,這在製作精細零件,比如手機的電路板,可發揮作用。
而在智東西對新松機器人創始人兼總裁曲道奎的專訪中他也提到,目前,新松陸續推出了國內首臺柔性協作機器人、雙臂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等等新興產品,並且在機器人的靈巧性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
這款雙臂協作機器人將不只用來畫沙畫,在CCVT1即將播出的AI人機對戰類節目《機智過人》中,新松的雙臂協作機器人將會與人類調酒師比拼分層調酒。
三、「鋼鐵俠」國內雙足機器人(鋼鐵俠科技聯合創始人莊園及人形機器人ART-2(左)人形機器人ART-1(右))
「鋼鐵俠科技」(ART Robot)是智東西硬創先鋒早期報導關注的機器人項目之一,在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上,鋼鐵俠科技帶來了最新研發的第三代雙足人形機器人ART-2。
根據鋼鐵俠科技聯合創始人莊園向智東西介紹,ART-2是鋼鐵俠科技於今年8月研發推出的新品,身高1.37米,共36個自由度。跟上一代產品ART-1相比,與第二代機器人相比,ART-2機器人還加入了十指靈巧手,可以像人一樣做各種手勢和抓取物品,機器人整體的運動速度也明顯得到提升。
鋼鐵俠科技由張銳和其同鄉校友莊園共同創立,團隊約20多人,成員多來自北航、哈工大等軍工強校,多數曾工作於中國科學院、航空航天科研院所。
四、西裝革履的「鋼琴先生」這款名叫「TEO」的機器人是義大利發明家Matteo Suzzi設計製造的,早在2007年就跟世界人民見過面了,如今已經經歷了好幾版的迭代,他曾公開演奏過《華麗大波蘭舞曲》《莫扎特鋼琴協奏曲》等作品。會場上只見這款機器人西裝革履的坐在鋼琴前,時不時跳動自己的眉毛,眨著大眼睛與觀眾互動。
大會現場,TEO用非常卡通的聲音邊唱邊彈地演奏了一曲《莫扎特鋼琴協奏曲》。工作人員介紹稱,TEO有53根手指,能彈奏300多首世界名曲,由公司開發的小程序進行控制,主要用於鋼琴演奏和音樂教育。可以想像一下,未來TEO老師在課堂上變換著不同的表情跟孩子們上課的場景會非常有趣。
公司中國代表張暢介紹稱,我們看到的是TEO是三代產品,目前,該公司正在開發第四代產品,增加自主學習、即興編曲和即興表演的功能。
五、這個「西施」美不美?大會有「先生」當然也有「美女」,由北京甘為樂博公司開發的機器人「西施」吸引眾多觀眾駐足。大會現場,西施一邊優雅的擺動自己的手臂,一邊用甜美的聲音介紹自己。工作人員稱,西施面部有11個部位可以調整以做出喜怒哀樂的表情,還可以進行跳舞表演,不過主要是上半身的動作。西施藉助履帶進行移動,而不是像人一樣用雙腳走路,甘為樂博為了達到逼真的效果,在西施的腿部安裝了前後搖擺的配件,使其行走起來更加自然。
西施主要用在旅遊區、展廳、會場等場景,具備語音交互和人臉識別功能,可以為遊客指引道路,也能進行唱歌、跳舞等文藝表演來招攬顧客。
六、畫像機器人「賽大千」深圳智能研究所推出的這款「賽大千」機器人在大會現場一直忙碌著自己的生意:28元畫一張肖像簡筆畫。雖然價格有點小貴,但是展廳外還是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工作人員介紹稱,賽大千首先用自己的眼部的攝像頭拍下客戶面貌,生成一張黑白照片,再進行繪畫。客戶的任何表情,他都可以惟妙惟肖的還原出來。從面部識別到繪畫完成,整個過程只需五分鐘。
雖然賽大千目前只能繪製簡筆畫,但他瞬時拍攝的功能已經優於人類畫手。客戶只需在賽大千進行面部識別時保持表情,隨後就可以自由的欣賞賽大千作畫。但是人類畫手需要客戶在整個過程中保持表情,最後往往保持到肌肉僵硬。
經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深圳智能研究所正在為賽大千開發繪製水彩畫、漫畫等功能,未來賽大千可應用在商場、餐廳和博物館等場所,用於吸引人流,提升品牌價值等。
結語以上種種新奇有趣機器人雖然被我們冠以「奇葩選手」,但其實其中許多都有著服務/工業的真實應用,不務正業的「奇葩功能」只是他們在展會上的「吸睛法寶」。
另一方面,這類新奇的機器人最吸引的還是孩子的目光。在遠離市區的亦莊機器人大會現場,記者看到熱情滿滿的參會者們一家老小一同出動,還有不少學校組織學生們一同參觀。對於未來機器人領域的人才儲備而言,這種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