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爺爺立碑有什麼說法(爺爺沒有立碑給父親立碑叫)
2023-09-15 06:02:20 8
剛才,我在某視頻平臺上看到了一個我們當地人發出的視頻,在視頻中有一位張女士聲稱,自己在為父親立碑時遭到了叔伯兄弟的阻攔。叔伯兄弟稱,由於他們沒有為爺爺立碑,因此,張女士就不能夠為父親立碑,否則,就是「欺祖」。
在叔伯兄弟的阻攔下,張女士便無法完成為父親立碑的願望,自己定製好的石碑也只好扔在了石碑店裡。對於張女士來說,心情自然很鬱悶。
石碑,是作為紀念物或標記的一塊豎石。《初學記》中稱:「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一般來說,立於墓穴前面的石碑被稱為墓碑。
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墳墓前面是不豎立墓碑的。因為古代的時候社會秩序很差,社會上多有盜墓賊出現,為了避免墳墓被盜墓賊發現,人們在埋葬死者之後會「移去新土」,「覆以舊土」,連墳頭都不豎立,所以,就更談不上豎立墓碑了。、
至於從哪個朝代開始興起了豎立墓碑,現在還不是很清楚,但應該說歷史也很悠久。不過,為先輩豎立墓碑的形式應該起源於貴族,因為貴族家境殷實,擁有足夠的財力,所以,是完全有能力為先輩們樹碑立傳的。而作為窮人來說,由於自己的財力不濟,因此,是很難為先輩們立碑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比較貧窮的家庭也有了一定的積蓄,因此,貧窮的家庭也為先輩們豎起了墓碑。於是,為先輩們豎立墓碑的現象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
原則上來講,人們為先輩們豎立墓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緬懷先人。因此,墓碑的正面會鐫刻上先輩們的姓名、籍貫、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以及與死者的關係。以便後人能夠清楚一切。
「欺祖」一詞究竟出自何處也無從考證。但其意思大家應該都明白,也就是後人欺負祖先的意思。但哪種行為屬於「欺祖」的行為倒是很難界定,在無法界定的情況下,全憑風俗習慣說了算了。
風俗習慣是指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是一種特定社會文化區域內歷代人們共同遵守的行為模式或規範。這種行為模式或規範主要包括民族風俗、節日習俗、傳統禮儀等等。
風俗習慣是一種社會傳統,而且,各地的風俗習慣會有很大的差別,所謂的「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某些當時流行的時尚、習俗、久而久之也會發生變化,原有的風俗習慣中的不適宜部分也會隨著歷史條件的改變而改變。因此,我們決不能過分強調風俗習慣。
據張女士在視頻中稱:她也想與叔伯兄弟一起先為爺爺立碑,但是,由於自己的爺爺已經逝去了一百多年了,自己和叔伯兄弟都不知道爺爺的相關信息,因此,無法先為爺爺立碑。在無奈的情況下,她便想先為父親立碑後再說給爺爺立碑的事情。
不過,叔伯兄弟根本不同意張女士的想法,於是,便對張女士為自己父親立碑的事情進行了阻攔。在這種情況下,讓張女士感到非常鬱悶。由此可見,農村的風俗實在是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