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茶的姑媽笑場(面對搔首弄姿的)
2023-09-17 12:26:39 2
《李茶的姑媽》改編自開心麻花的同名舞臺劇,由吳昱翰執導,黃才倫、艾倫、宋陽、盧靖姍等人領銜主演,除盧靖姍所飾演的「姑媽」外,主創均為舞臺劇的原班人馬。
作為開心麻花團隊推出的第四部電影,《李茶的姑媽》在上映前一直被大眾視為今年國慶檔最值得期待的影片之一。然而,電影在上映四天後,卻陷入了口碑與票房雙雙滑鐵盧的窘境:豆瓣評分從首映時的5.9分已經掉到了如今的5.2分,就連相對寬容的貓眼和淘票票也都只給出了7.9分的評分,口碑不如預期;雖然憑藉著排片優勢,票房暫時領跑國慶檔,但隨著排片率的逐日降低,口碑的日益下降,「姑媽」的票房預測也在大幅度縮水,整體形勢並不容樂觀。要知道,目前上映四天的「姑媽」才只拿下了3.6億,而去年同期上映的《羞羞的鐵拳》上映四天就已經攻下6.8億,複製「麻花」神話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從2015年開始,開心麻花陸續地將自己手中優秀的舞臺劇腳本改編成電影劇本、搬上銀幕,接連推出了《夏洛特煩惱》《驢得水》《羞羞的鐵拳》這樣的精品之作,其中的《夏洛特煩惱》和《羞羞的鐵拳》都是當年國慶檔的票房冠軍,而《驢得水》的票房雖然不如其他的麻花電影,但卻因為黑色幽默和深刻的批判性成為當年的口碑之作。(開心麻花只是《西虹市首富》5家聯合出品方之一,且《西虹市首富》的原創劇本並不是開心麻花團隊所作,故《西虹市首富》不能算是完全的「麻花電影」。)
那為什麼精品迭出的開心麻花這次推出的《李茶的姑媽》,票房和口碑表現卻都那麼不盡如人意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李茶的姑媽》主要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影片的大前提是李茶的「姑媽」是個有錢的寡婦。因為李茶的訂婚儀式,人們聚集在一塊兒,由於覬覦「姑媽」財產,這群人做出了一樁樁瘋狂的、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而由此也引發了一場由金錢、謊言引發人生錯位的鬧劇。
可以說,整部電影最核心的喜劇點就在於男人扮女人,並且還有人在追求這個「假女人」,然而這點也是影迷們瘋狂diss的一個槽點:這個橋段也太老套了吧,《夏洛特煩惱》玩穿越梗,《羞羞的鐵拳》則是男女靈魂互換,而《李茶的姑媽》核心梗竟然是老掉牙的「男扮女裝」?
再說了,黃才倫的女裝也不夠驚豔。每次到他的特寫鏡頭,他那誇張的表情總讓人出戲,整體表現並不如舞臺上搶眼。舞臺上的他需要在短時間內從二層高的「別墅」爬梯子、跑樓梯,來來回回折騰換裝,甚至有一句「這部戲太累了」這樣的臺詞,讓人會心一笑又備受感動,但電影通過鏡頭拼接,就少了這種「折騰」的感覺,少了一份驚喜。
盧靖姍的「姑媽」也缺乏人物邏輯,一個在海外打拼多年的新時代女性直接被弱化為一個符號化的富婆,「姑媽」感情線被處理地過於程式化,卻反新意和誠心。
另一個槽點就是電影的立意太低,喜劇包袱過於低俗。導演吳昱翰說電影中的性片段都是為了表現片中人物對於物質、情慾的貪婪,但一個電影裡反覆地使用男女梗、亂倫梗、女同梗、3P梗真的好嘛?荒誕是一種美學,但荒唐並不是呀。片中很多因為錯位、誤會而造成的喜劇包袱其實並不好笑,比如傑瑞和「假姑媽」擁抱在一起時正好被媳婦發現;李茶、傑瑞和「假姑媽」在床上扭作一團時也正好被人看見,被誤認為3P等,這些性暗示情節出現在電影中既老套,又不得體。
舞臺劇和電影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載體,無論是在表現形式、敘事邏輯還是敘事語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一個故事,從舞臺到銀幕,必定要經歷二次創作。而電影的優勢在於發揮空間更大,主創可以對角色、情節、場景等進行細細地打磨。《李茶的姑媽》雖然採用了電影的形式,但並沒有對戲劇演出的邏輯做電影化的改造,最後的結果極有可能是票房、口碑的雙面滑鐵盧,對「麻花出品,必是精品」的品牌形象來說,也是一次極大的損耗。在此叮囑後來者一句:千萬別在電影中有了真實的沙灘大海、別墅豪宅,就放棄劇場裡的爆笑和感慨!文/窗風的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