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紅棗粥的漠壁記憶(小米紅棗粥的漠壁記憶)
2023-08-22 19:15:27 1
圖文:上沙沃
在西北農村不管是村外的鹽鹼溝渠,街巷路口,也不管是房前屋後,都會見到它婆娑的身姿。越是貧瘠乾旱的土地、越是風沙密集的山坡,越有棗樹的身影。
棗樹抗旱、耐澇、耐鹽鹼、耐瘠薄,彎彎曲曲的枝條,像梅花鹿的角,綠綠的葉子閃著光。 沒有一種樹,能代替棗樹在西部人們心中的地位。
紅棗是鼠李科棗屬植物,成熟後變為紅色,常曬乾製成棗幹。它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有「天然維生素丸」的美譽,具有滋陰補陽的功效。
每年,桃紅李白之後,棗樹才從一冬的沉睡中漸漸醒來。春風一到,暖風細拂,大地復甦,飽經風霜、沉睡了一冬的黑皮大棗樹,也有了生機。
褚色的樹枝上,開始萌出新芽。嫩綠的葉子從粗糙的樹枝萌生,就像老人乾癟的大手,拖著一簇充滿期望的幼苗。光禿禿的樹枝上,長出了許多嫩綠的小芽,那些小芽慢慢長成了一片片淡綠色的小葉。
微風吹來,棗樹開花了,金黃的花蕊從花瓣中間伸出來,和葉子緊緊擁著,就像一簇很小的綠色絨球。異香中還有濃鬱的甜味,令人陶醉,使人流連忘返。
花瓣脫落的地方,便長出了一顆顆亮晶晶的小棗,那麼乾淨,那麼光潤,像一顆顆綠色的珠子掛滿枝頭。棗樹很快長出了一個個葫蘆般的小青棗。
棗樹枝條上,一排排,一串串,密密地掛滿許許多多的果子,圓圓的,像麥粒一樣大。漸漸地,長大成像橄欖又似鴿蛋似的小棗兒,在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
秋天到了,棗樹的葉子由綠變黃漸漸脫落。那些綠色的棗子漸漸變紅了,一串串得像無數的小燈籠,火紅火紅的,像無數的笑臉,欣喜地向人們微笑著。
紅棗熟了,紅遍四面山坡。那晶紅閃亮的棗兒顫巍巍地壓彎了枝頭,個兒高的伸手就可摘到。紅棗很耐嚼,且味道甘冽爽口,清新綿長。
收穫之後,棗樹樹幹上又爬滿了密密麻麻的皺紋,猶如老人那飽經風霜的臉。它全身長滿了一層厚厚的黑甲,橫七豎八的傷痕 。
紅棗被曬乾,別看它皺皺巴巴、乾乾澀澀, 在清貧艱苦的日子裡,卻給了人們莫大的安慰與滋潤、懷想與相思。
小米紅棗粥是患病時才能喝上的,準備小米、紅棗淘洗乾淨後,用清水泡5至6分鐘。然後在鐵鍋加入清水,燒開後,放入小米連同浸泡的棗,大火煮開,轉中小火慢慢熬,直至粘稠。
紅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含有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 、多種微量鈣以及胺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分,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緩和藥性的功能。
人們把紅棗作為美好甜蜜的象徵,是一種吉祥、喜慶的果,在民俗裡,「棗」者「早」也,娶媳婦大婚的時候,床上要放一把棗,這叫「早生貴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