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地球生命史(地球生命簡史我們是怎麼來的)
2023-08-22 18:37:15 2
如同歷史王朝的盛衰興亡,地球在數十億年的地質歷程中,也不斷更替著,她自個的王朝歷史,王朝的統治者者便是穿梭於各個世代的生命。
地質年代及生物演化簡表
46億年前,塵埃與巖石碎片在引力的作用下急速凝聚,一顆行星將開啟其不朽的航程,傲立於星系間,宇宙從此,好像有了些許不一樣。
直到約40億年前的6億年時間,是一個稱為冥古宙的時期,即「黑暗時代」。此時的地球一片混沌,地質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遍布、熔巖四處流淌,宛如末世煉獄。直到冥古宙末期,地球亢奮的狀態才開始逐漸平歇,熾熱的巖漿球逐漸冷卻固化,出現了原始的地殼、海洋。
冥古宙時期的地球
緊接著到25億年前的15億年間,地球進入了太古宙演化時期。地球從冥古宙時期的天文演化階段正式進入到地質演化階段。此時生命開始誕生,出現一些原核生物,如藍藻、古細菌等,最早的生命以疊層石的方式記錄在巖石中。此時的大氣還比較原始,以甲烷為主。27-25億年前,地球出現大氧化事件,地球生命形態也因此進入到全新的發展階段,孕育生命的太古宙也正式終結。
地球最早的生命存在形式及形成疊層石的藍藻
經歷了大氧化事件的地球像是披上了一件新衣,氧氣含量顯著增加,大氣成分也明顯改變,地球進入到元古宙地質時期。此時,真核生物開始出現,多細胞生物大量繁育,這些都得益於氧氣含量的升高,因為真核生物要進行有氧代謝,真核細胞的有絲分裂本身就是一個需氧過程,並且真核生物對紫外線的防護也依賴於臭氧層的形成。到了元古宙晚期,地球在一些地區已經出現了原始的多細胞生物群落。5.4億年前,經歷了近10億年的元古宙宣告結束,迎接未來的,將是一片勃勃生機的顯生宙世界。
元古宙晚期的地球生物群落
顯生宙可以分為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4個大的時期。而每個時期又分為3個紀。
早古生代的第一個時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寒武紀,從5.4億年開始直到4.85億年結束,歷時近6000萬年。寒武紀生命出現大爆發態勢,大量生物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大量出現。那時的生物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主,三葉蟲遍布世界各地海域,成為當之無愧的寒武紀之主。人類的遠古祖先海口魚也在那個時候誕生了。
人類遠祖海口魚
寒武紀三葉蟲群落
4.85億年前到4.45億年前的4000萬年時間是奧陶紀時期。寒武紀時期各個生物大的門類都已出現,但是分化程度卻很弱,主要體現為門、綱一級的生物集中爆發,造成的結果經常是一個門只有一個綱、一個屬種,而奧陶紀則在一個門類生物下演化出更多屬種,稱為「奧陶紀生物大輻射」,寒武紀的生命爆發好比是樹幹,而奧陶紀的生命輻射就如同枝幹所延伸出來的枝條葉脈。這次大輻射之後,以三葉蟲為主的節肢動物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霸主地位也就一去不復返了,接替它們的是以濾食生物為主的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在4.46億年前,地球出現了自形成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集群絕滅事件,80%的生物在此次事件中從地球上消失,奧陶紀也因此走向終結。
奧陶紀生物群落
志留紀的存在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暫,從4.4億年前到4.2億年前結束,總共只經歷了2000多萬年時間。這段時間,植物開始向陸地進軍,有頜魚類開始出現,這也意味著生物演化史上最具攻擊性的武器—上下頜,也就是嘴巴出現,使得曾生活於生態底層的人類祖先開始逐步走向地球霸主地位。
志留紀稱霸海洋的各種海蠍
接下來便進入到晚古生代時期。作為晚古生代第一個時期的泥盆紀,從4.2億年前到3.6億年前結束,共經歷了6000萬年時間。這段時間,脊椎動物得到快速發展,魚類成為海洋的主導,泥盆紀也因此稱為「魚類的時代」,三葉蟲從此一蹶不振。泥盆紀晚期,作為人類祖先的一些魚類開始登陸,逐漸演化成為兩棲類動物,也正是這期間,生物演化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絕滅——泥盆紀大滅絕發生,至此,泥盆紀結束。
泥盆紀霸主鄧氏魚
泥盆紀海洋生態復原圖
石炭紀正如其名,全球50%以上的煤炭都是這個時期產生的。從3.6億年前到3億年前結束,也經歷了6000萬年時間。石炭紀出現了覆蓋全球的茂密森林,因此,其氧氣含量也達到了歷史最高值,35%的氧氣含量,是如今的1.5倍。正是由於較高的氧氣含量,孕育出了龐大的巨型昆蟲,如巨脈蜻蜓、古馬陸等。當時氣候溫暖溼潤,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隨著陸地面積的擴大, 陸生植物從濱海地帶向大陸內部延伸,並得到空前發展,形成大規模的森林和沼澤,再加上當時還沒演化出能溶解木質素的細菌,所以給煤炭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條件。除此之外,上岸的脊椎動物開始發育羊膜卵,徹底擺脫對水的依賴,並逐漸分化成為統治地球的爬行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
石炭紀森林景觀
二疊紀是古生代最後一個時期,從3億年前到2.5億年前共延續了5000萬年時間。這個時期的生物都是延續石炭紀的生物面貌,但生存於陸地上的脊椎動物也得到了了重要發展,人類祖先與恐龍祖先也正是在這一期間分道揚鑣。分散於全球各地的各大板塊在這一段時間內也開始彼此靠攏,聯合形成一個超級古大陸。二疊紀末期,發生了地球史上最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全球90%的生物從此從地球上消失,而海洋生物的滅絕率更是高達96%,三葉蟲也正是在這次事件中完全消失。這次生物絕滅,結束了二疊紀的歷史,也結束了,長達近3億年的古生代歷史時期。
二疊紀似哺乳爬行類動物(非恐龍)
接下來就是被稱為爬行動物時代的中生代,包含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時期。
三疊紀從2億5000萬年前到2億年前,經歷5000萬年演化。三疊紀時期雖然沒有什麼比較有特徵的生物,但最早的恐龍確是在三疊紀中晚期出現,那時的恐龍並沒有其後代那麼聲名赫赫,一般只有小狗般大小,戰鬥力也很弱。一些陸生脊椎動物也開始返回水中生活,逐漸演化成海洋爬行動物。三疊紀末期,地球再一次發生大規模滅絕事件,而這次事件卻造就了一個璀璨耀眼的王朝。
三疊紀開始「下海經商」的海生爬行動物魚龍
侏羅紀(從2億年前直到1億4500萬年前)以及白堊紀(從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是恐龍的鼎盛時期,在三疊紀出現並開始發展的恐龍迅速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當時除了陸上的身體巨大的迷惑龍、梁龍、腕龍等,水中的魚龍和飛行的翼龍等也大量發展和進化,海、陸、空從此全都落入脊椎動物的統治之下。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衝向地球,結束了恐龍王朝的歷史,也結束了整個中生代。
中生代的恐龍
中生代的恐龍
新生代時期來臨,這一時期也包含了古近及(6600-2300萬年前)、新近紀(2300-258萬年前)以及第四紀(258萬年前至今)三個時代。
新生代是哺乳動物繁盛並統治全球的時代,歸功於6600萬年前那顆小行星,使得那些曾在恐龍夾縫中生存的哺乳動物終於能夠不再晝伏夜出。原本形如老鼠般的哺乳動物體型也逐漸開始變大,原始馬、象等動物開始出現,到了中生代中後期,約700萬年前,人類出現在非洲草原上,從此,地球生命步入智能時代。
新生代的哺乳動物
新生代的哺乳動物
朝代的盛衰取決於王朝統治者們的意志與能力,而地球各個時代的興衰源自於生命的繁盛程度,取決於地球環境的變化。每一個時代(紀)的終結都面臨著一次生物絕滅。如今的世界,是否又一次進入絕滅期,是否已步入人類紀,取決的因素也不再僅限於自然環境。或許,人類本身也成為了其中一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