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的後果可怕(全球變暖的大危害)
2023-09-14 09:51:01 2
氣溫升高看起來離我們很遠,畢竟現在你能聽到的都是幾年上升個零點幾點平均氣溫。
但是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全球變暖會以極端的方式爆發在部分地區。
就像全國人民的平均收入只漲了1塊錢,但是其中百分之80來自馬爸爸們,對於馬爸爸們來說財富就不是1塊錢,而是幾個億了。
全球變暖也一樣,比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巨熱,從今年三月中開始,持續了一個多月平均值28.8度,一天24小時,平均28.8度,對比一下咱們中國三大火爐城市武漢、重慶和南京,也才26-27度,就能知道他們的溫度了。
而且南部的高溫還沒過去,西北部又迎來一波平均氣溫30度的天氣,按照這個趨勢,5月份有可能日均氣溫達到35度。
這相當於比上海在每個時間段上,都高個10度。
除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南北極也一樣,3月份以來,在深入南極大陸腹地1000公裡的地方檢測到了零下11.5度的「高溫」,比起曾經的零下三十四度,這已經是非常恐怖的漲幅了。
甚至在某些地方檢測到了30度以上的異常高溫。
這種溫度升高最直接的影響當然就是海裡的冰,海裡的冰融化了以後,陸地和大海接觸的點點冰也開始融化,而這個地方的冰,以前起著固定陸地冰層的作用。
現在沒了固定的冰,陸地上的冰就會源源不斷滑入水裡,這種源源不斷的速度越來越快,讓海平面上升這個速度在加快。
以前我們覺得一年上升個幾釐米,很多城市至少得幾十上百年後才有風險,而且像水城威尼斯這樣比海平面低的城市也能如此繁榮,根本不是問題。
但是如果這個速度是加速度的呢?這幾年幾釐米,以後就是幾十釐米呢?
極地的異常高溫還會帶來一個影響,那就是會讓永久的凍土層解凍。
很多科幻電影,都把大反派比如遠古的怪獸、病毒、外星人放在永久凍土層裡,這並不是空穴來風。
我們永遠不知道像南北極,像西伯利亞大平原下壓著什麼鬼玩意,一旦跑出來一種未知病毒,也許末日真的不遠了。
而且現在已經有東西冒出來了,那就放射性氣體——氡氣,氡氣會經過多次衰變最後變成鉛,這個衰變過程中會釋放阿爾法粒子。
而阿爾法粒子對人體的癌變效果,那可是槓槓的。
實際上,在全部肺癌的死亡數字中,氡氣的貢獻約佔到1/10,是僅次於吸菸對肺的傷害,也是遠遠高於霧霾的危害。
現在在一些歐洲國家已經開始針對室內的氡氣含量進行檢測,不過措施暫時只有多通風,並沒有特別的辦法。
氣溫的變化和凍土層的未知物質釋放,也許會直接改變人類宜居區,比如印度中部,南部,也許再過個十幾年就不一定能適合人類居住了。
2018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也做過一次預測,2070-2100年,華北平原地區的溼球氣溫將超過35度,也將不在適合人類居住。
也許你會疑惑,什麼是溼球氣溫?
人類是通過汗的蒸發來調節自己體溫,從而讓自己維持在37左右問題的,但是這個調節機制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需要外部環境不能太溼,還要外部氣溫比較低。
而如果外部是又溼又熱的環境,那麼人體降溫機制就沒用了,外面也有水汽,也熱,那身體表面的水汽拿什麼動力動起來呢?不動起來怎麼帶走熱量呢?
而溼球問題問題,就是假設把一個人皮膚塗滿水分,再用風扇吹走,這樣的條件下你的體表溫度依然還維持在35度,那就是致命的,過一會就會器官衰竭。
如果看環境,那麼當環境溫度超過47度,且溼度超過50%時,你不管流汗多快,風有多大,你的身體依然維持不來35度,這就是臨界的35度溼球溫度。
華北平原的密集農作物灌溉加上全球變暖,就能讓溫度達到這個臨界值,也就讓此地不再適合人類居住。
全球變暖已經成為一個事實,碳中和已經是全世界都在推進的大目標,但是最後結果如何大家都不知道。
如果事實已經到來,那麼海平面上升,宜居地變遷,凍土釋放出奇奇怪怪的危害物質將在我們這一代老了的時候到來。
而且,往往對老人和孩子不太友好,也不知道到那時候七老八十的我們,是否能夠撐得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