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宋聲聲(穿唐越宋聞鷓鴣)
2023-09-14 09:59:11 1
穿書宋聲聲?作者:王兆貴第一次知道鷓鴣這種鳥兒,是在古詩詞裡,但卻一直沒聽過鷓鴣的啼鳴,更不要說目睹它的樣子了,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穿書宋聲聲?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穿書宋聲聲
作者:王兆貴
第一次知道鷓鴣這種鳥兒,是在古詩詞裡,但卻一直沒聽過鷓鴣的啼鳴,更不要說目睹它的樣子了。
從圖片得知,中華鷓鴣的樣子,類似山雞,也有點像鵪鶉,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這廣大地區包不包括江蘇呢?「江南厭聽鷓鴣曲,嶺南初嘗鷓鴣肉」。楊萬裡是江西人,按照他的描述,鷓鴣的棲息地,從江南到嶺南都有,可我,怎麼就無緣得見呢?
疫情期間,去江北小住。清晨尚未睡醒,山林間的鳥鳴此起彼伏,其中一種叫聲格外奇特。一般鳥兒叫起來也就兩三個音節,而這種鳥兒的叫聲卻有五六個音節。隱約覺得,這叫聲大約就是鷓鴣了。
東風駘蕩,鳥語花香,我們在放眼欣賞百花齊放美姿色的同時,側耳傾聽百鳥爭鳴的好聲音,才能不辜負這大好春光。鳥鳴不僅清新悅耳,而且情趣多多。人類對鳥語的擬音,古今中外,各不相同。就拿四聲杜鵑來說,莊稼人以農耕為本,聽起來像「布穀布穀」;主婦們敏於換季,聽起來像「脫卻布褲」;士大夫厭倦官場,聽起來像「不如歸去」;單身漢孤苦伶仃,聽起來像「光棍好苦」;小孩子受不得委屈,聽起來像「阿婆打吾」……
在我國古代詩文中,比起布穀鳥來,鷓鴣的出現頻率似乎更高些,不僅衍生出以「鷓鴣天」為名的詞曲牌,而且泛化為特定的文學意象。據張傳剛等學者考證,鷓鴣入詩,首見於唐朝,且篇目較多。全唐詩中出現「鷓鴣」的詩約有120多首,全宋詩中出現「鷓鴣」的詩約有170多首,唐宋金元詞中出現「鷓鴣」的詞約有60多闋。鷓鴣的文學意象,除了表達人生失意、感時傷懷、閨閣閒愁等心緒外,更多的是表達路途兇險、出行艱辛、離愁別緒、羈旅鄉思之類的感嘆。
關於鷓鴣啼鳴的擬音種類,古籍記載不是很多,如「鉤輈格磔」「懊惱澤家」等,生硬冷僻,詰屈聱牙,出現的頻率不高,後世知之者甚少。流傳至今最有韻味的擬音是「行不得也哥哥」。在電視劇中,毛澤東率眾撤離延安,行走在崎嶇的山路上,不慎摔了一跤,爬起來自我調侃說,「行不得也哥哥」,並向在場的人解釋了這一掌故的由來。鷓鴣屬於南方山林留鳥,叫聲嘶啞,且有多個音節,擬音為「行不得也哥哥」,容易勾起人們對旅途艱辛的慨嘆和離愁別緒的聯想,適合吟詩填詞,所謂「惟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
古時交通不便,出行不易,遠足在即,歸期不定,聽那鷓鴣呼喊「行不得也哥哥」,倍加傷感。唐代張籍的「送人發,送人歸,白蘋茫茫鷓鴣飛」——目送友人遠去,只見鷓鴣翻飛於茫茫白蘋之上,啼聲悽清蒼涼,怎不讓人酸楚、感傷。李群玉的「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與張籍所營造的意境相似,如果說前者是白描,後者就有點水墨的味道了。晚唐詩人鄭谷詩云:暖戲煙蕪錦翼齊,品流應得近山雞。雨昏青草湖邊過,花落黃陵廟裡啼。遊子乍聞徵袖溼,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深日向西。這首詩甫一問世,就贏得好評如潮,被譽為「警絕」之作,鄭谷也因此被戲稱為「鄭鷓鴣」。其實,鄭谷的「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也應算作詠鷓鴣的佳句。
在詠鷓鴣的宋詞中,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最負盛名。「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已成哲理,而「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則將中原北望何時歸的家國情懷推向極致。大江向晚,正是愁腸九轉之時;山色深沉,更哪堪鷓鴣聲聲如泣如訴。
也許是因為「行不得也哥哥」俗成較晚,也許是因為律詩在字數、平仄上限制較嚴,北宋之前,多以「鷓鴣」二字入詩,及至北宋中期,「行不得也哥哥」才在詩詞曲中大量出現。特別是隨著宋代《禽言詩》的興起,「行不得也哥哥」逐漸成為鷓鴣意象的通俗版,流行於大江南北。自此,鷓鴣的意象便大多與徵人流客相關聯了。宋末鄧剡:「行不得也哥哥!瘦妻弱子羸牸馱。天長地闊多網羅,南音漸少北音多。肉飛不起可奈何,行不得也哥哥!」元初梁棟:「行不得也哥哥,湖南湖北秋水多,九疑山前叫虞舜,奈此乾坤無路何,行不得也哥哥。」明代丘浚:「行不得也哥哥,十八灘頭亂石多。東去入閩南入廣,溪流湍駛嶺嵯峨,行不得也哥哥。」清代尤侗:「鷓鴣聲裡夕陽西,陌上徵人首盡低。遍地關山行不得,為誰辛苦盡情啼?」
也有「鷓鴣」與「行不得」連用的情形。陳璋的「誰呼行不得,江上鷓鴣聲」,陸遊的「鷓鴣苦道行不得,杜鵑更勸不如歸」,胡仲弓的「勿聽鷓鴣行不得,雲山深處路尤長」等。
到了近現代,描寫離情別緒的詩歌也很多。各種版本的民歌《走西口》,其口吻非常接近「行不得也哥哥」,表達的同樣是悽苦悲涼的別離之嘆。還有李瓊演唱的《叫一聲我的哥》,聽來扣人心弦,感人肺腑,令人陡起故園之思,可在這些詠嘆離愁別緒的歌聲裡,卻看不見鷓鴣的身影,聽不到鷓鴣的啼鳴,是因為鷓鴣接近瀕危了嗎,還是因為人與鳥的關係疏遠了呢?
《光明日報》( 2020年07月03日 1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