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胖三斤是什麼意思(每逢佳節胖三斤)
2023-09-14 05:54:06 1
每當假期結束的時候,小新都能深刻體會到什麼叫「時間如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
問:過年七天假,你快樂嗎?
答:只有快,沒有樂。
▲提香 《懺悔的抹大拉的瑪麗亞》
薛丁格的春節,你永遠不知道打開家門的那一刻,父母、親戚、熊孩子會給你出什麼級別的考題。唯一能確定的是,「節」後餘生的你,依舊逃不過假期後遺症的魔咒——「我不想我不想不想上班」和「每逢佳節胖三斤」。
你都如何形容長胖這件事呢?胖成球?胖若兩人?而藝術圈的女孩就不一樣了,我們稱自己走的是「博特羅風」。
▲博特羅 《弗拉門戈》
你胖的是脂肪,他胖的卻是藝術!
博特羅,哥倫比亞雕塑家和畫壇巨匠,拉丁美洲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以詼諧、幽默的「胖子」聞名於世。他的作品,早在十年前,就已成為世界各地博物館和收藏家爭相購買的「搶手貨」。
自1978年起,博特羅在挪威、瑞典、美國、義大利、波多黎各、日本、西班牙、墨西哥、德國、匈牙利、中國和法國等世界各地舉辦巡展,幾乎所有著名博物館都展出過他的作品。今天,無論走在布宜諾斯艾利斯、馬德裡、巴黎、東京,還是開羅、新加坡的中心廣場,都能看見博特羅雕塑的身影。
▲博特羅 銅像 吸菸的胖婦
就像倫勃朗的光影,波提切利的線條,凡·高的色彩一樣,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符號」。而博特羅風格,就是「胖」,更準確來說,是「體積」和「膨脹」!
在他畫作和裡,無論男女,都肥碩無比、豐臀厚體,線條圓潤,看上去風趣滑稽、充滿童趣;他畫的動植物,也各個膘肥體壯、肥美碩大,帶給人厚重的美感;橙子、香蕉、西瓜等靜物鮮亮飽滿、皮薄肉厚,好像捏一下就會溢出汁兒來。
▲博特羅 《Still Life with Orangeade》
當世界名畫變成Plus版……
達文西VS博特羅 《蒙娜麗莎》
博特羅的《蒙娜麗莎》是胖版的,窄小的畫布幾乎無法禁錮住她膨脹的靈魂,胖乎乎的臉頰和身體撐滿了畫布,眉眼擠到了中央,成為博特羅固有的比例,背景裡的山脈也被卡通化。
委拉斯凱茲VS博特羅 《宮娥》
在委拉斯凱茲原版的《宮娥》裡,瑪格麗特·特蕾莎公主美得如精靈一般,不食人間煙火;而博特羅的胖版《宮娥》裡,擁有盛世美顏的小公主搖身一變,成了傲嬌胖姑娘,眼神都透著幾分「睥睨天下」的霸氣。
安格爾VS博特羅 《裡維埃小姐的畫像》
安格爾筆下的裡維埃小姐,是一位迷人的少女,矜持的神態,被畫家有意拉長的脖頸、潔白的紗裙,稚氣的身軀,白蟒般的貂皮圍巾,一一彰顯著豆蔻少女含苞待放時的純潔美好。而到了博特羅這裡,畫風突變,大大的腦袋,圓圓的眼睛,縮在一起的五官,顯得笨拙又無辜,呈現出令人捧腹的喜劇效果。
藝術就要胖胖噠!
除了蒙娜麗莎、瑪格麗特公主、裡維埃小姐,他還把戈雅的瑪哈畫成了胖子,把頂著皇冠的教皇畫成了胖子,把散發著神性光輝的聖母畫成了胖子,把窈窕的芭蕾舞演員也畫成了胖子,胖子們的身體就像被塞進了一床棉被那樣誇張地鼓起。
對於為何鍾情於畫胖子,博特羅表示,「我畫的不是胖子,而是想通過現實題材來表達一種體積帶來的美感和可塑性。藝術是變形和誇大的,跟胖子沒有關係。不只是人,我畫的動物、水果、樂器也都是脹鼓鼓的。」
花兒為什麼這樣胖?
▲《花盆》
胖胖的我,也要奏出最動聽的樂章!
▲《吉他與椅子》
皮薄,肉厚,汁多,不甜不要錢~
▲《橘子》
專注「胖人藝術」六十餘年
和他的畫作一樣,博特羅的人生軌跡也十分傳奇。他出生於哥倫比亞一個閉塞落後的小鎮——麥德林。中學時代,曾因撰文介紹畢卡索、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新潮,被學校開除。離開校園後,迫於生計,他繪製過插圖、舞臺布景、客棧裝飾畫。
後來,他懷揣著繪畫大獎賽的獎金輾轉來到歐洲遊學,多方嘗試和尋找,終於確定了自己的繪畫風格和信念,並為之堅守至今。
在紐約的那十年裡,他從未加入任何一場時髦的藝術運動,無論評論家們如何嘲笑和批評,他都不為所動,專著打造理想中的「肥胖世界」,直到世人終於承認了他,直到他的作品走入公眾視野,走進世界各地的博物館。
2015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博特羅在中國」的主題展覽,欣賞了這些「大碼」藝術後,觀眾們紛紛感慨:時尚界流行的是瘦子,藝術圈吃香的是胖子。
博特羅用一生的堅守告訴世人,他的胖人藝術是一種非常認真的存在,是對獨特藝術風格的無限求索!
看完這篇文章,你是不是又為自己找到一個大吃一頓的理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