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吃螺螄粉的人越來越多(吃了那麼多螺螄粉)
2023-09-14 12:58:30
從小便吃的螺螄粉問過年長的人螺螄粉是從何時開始出現的,卻無人能夠給出一個準確的時間和具體的地址,畢竟在螺螄粉沒有成為網紅食品之前,螺螄粉在柳州地區也僅是作為一種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街邊美食罷了,也就沒有人特意的去記下具體的時間地點及發明人了,但是硬要找到源頭的話,網上也是流傳有一些傳說的,以下是一些來自網絡上關於螺螄粉發源地的傳說。
發源地傳說一:王記有阿婆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解放南路有一家兼營幹切粉的雜貨店(現「大可以飯店」樓),店員每天早上需學習,學習完卻已是九點有餘,來不及吃早餐的店員只好拿上一把幹切粉,到隔壁的阿婆螺螄攤(現解放南路金魚巷內)煮粉吃,店員覺得好吃,後來便買來青菜一起煮。賣螺螄的王記阿婆也覺得此粉的味道甚佳,索性就賣起了這螺螄粉。之後經過業者前赴後繼地數次改良,又加上其它配料,進而,柳州的經典小吃——螺螄粉慢慢形成,滿街飄香,民眾為之狂然。
發源地傳說二:谷埠有夜市
上世紀70年代末,文革結束,民間商貿開始復甦,谷埠街菜市(牛奶巷附近)逐漸成為柳州市內生螺批發的最大集散地,加之附近工人電影院的事業如日中天,數量眾多的散場觀眾從旁強勢拉動,谷埠街夜市也隨之形成。而柳州人嗜吃螺螄和米粉是一傳統,一些精明的夜市老闆便開始同時經營起煮螺和米粉來。當時,人們尚未有今日我們這般豐盛美味的菜式可選,故而肚內油水無多。所以電影散場後,那些飢腸轆轆的食客們,不免有意或無意間地要求在自己點的米粉裡加入幾勺油水甚多的螺螄湯,一同享用,這便慢慢形成了螺螄粉的雛形。後其配料和製作工藝經過不斷改良完善,逐步成型,一發不可收拾,並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發展到其第一個繁榮期,螺螄粉作為柳州原創招牌小吃的地位也得以確立和鞏固。
發源地傳說三:無巧不成書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一天深夜,幾位外地人趕到柳州,飢腸轆轆中找到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攤點,可是米粉必用的骨頭湯已經沒有了,只剩一鍋煮螺剩下的螺螄湯,攤主情急之下,把米粉放到螺螄湯裡煮,又加上青菜以及花生等配菜,這幾個外地人吃後,大呼好吃。攤主將此記在心中,逐步完善其配料和製作,遂慢慢形成了現在螺螄粉的雛形。
螺螄粉真正的起源已不可考證,但是總結起來其實很簡單:熱愛米粉與螺絲的柳州人在無意間創造了這麼一碗對後人影響巨大的美食。現在追尋的正宗的螺螄粉也沒有人能夠說得上哪裡的哪家螺螄粉才是最正宗的。在柳州,螺螄粉店大街小巷都能見到,螺螄粉也是一種神奇的美食,你可以在街頭一家不起眼的小店裡看到西裝革履的白領和一身工裝的工人在同一張桌上吃著一碗「臭臭」的螺螄粉,只要你熱愛吃螺螄粉,那麼店鋪的裝潢反而沒有味道能夠帶來的享受更多。更多的人樂於去尋找大街小巷裡,可能是最深處,也可能是店鋪最小的螺螄粉店去吃上一碗熱辣的螺螄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