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艇產業的現狀(遊艇在國內實現大眾化的路還有多遠)
2023-09-14 08:53:14 3
一、關於遊艇的一些問題
1、什麼是遊艇?
遊艇是一種水上娛樂用的高級耐用消費品。它集航海、運動、娛樂、休閒等功能於一體,滿足個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而遊艇產業在我國目前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但與此同時伴隨著富裕群體的湧現,以及中產階級的崛起遊艇產業在我國具備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
遊艇從廣義上來說就是設計精美、品質上乘的休閒船舶。國際市場上,通常長度超過10米,價格在10萬美元以上的船艇才能被稱為遊艇(yacht),在這之下的只能被稱為船艇(boat)。
2、遊艇包括哪些船型?
我們通常所說的「遊艇」是一個大的概念,包括大型超級遊艇、中小型休閒艇、帆船、運動艇、划水艇、釣魚艇等。
40英尺(12米)以下的為小型遊艇,介於40-60英尺(12-18米)間的為中型遊艇,60-80英尺(1 8-24米)間的為大型遊艇,而超過80英尺(24米)的就是超級遊艇,或稱豪華遊艇。
3、什麼是遊艇文化?
遊艇文化是一種 「向海」文化,是海洋文化的延伸,它和人類的航海活動、漁業活動有著深厚的血緣關係,它已經和人們的休閒文化、體育文化、消費文化、居所文化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西方發達國家,人們對周末和度假的興趣已經從陸上轉移到了海上,遊艇旅遊成為比汽車旅遊更受歡迎、更高端的消費方式。由於「小遊艇 遊艇拖車 皮卡汽車」的消費組合受到許多中產階級家庭的青睞,所以許多家庭都擁用中低檔的私人小遊艇。以美國為例,全美現有各類型遊艇2500多萬艘,其中7成的遊艇並不是停靠在水上,而停放在車庫、院子裡,到使用時再拖到臨水岸邊或者碼頭下水,長度為9米以下的新增遊艇佔每年新增遊艇數量的80%,長度13米以上的新增遊艇僅佔總每年新增遊艇數量的5%。當前,世界遊艇休閒產業在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地區和國家發展已趨成熟,遊艇文化以作為一種生活和旅遊方式進入了中產階級的消費選擇範疇,成為人們休閒度假的主流首選。
二、遊艇在國內實現大眾化的路還有多遠?
並不是有錢就可以玩轉遊艇的。遊艇文化是海洋文化的延伸,相對於我們早已習慣的內陸農耕文化,想深刻領悟這種泊來文化還尚需時日。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國家,遊艇作為一種帶有奢侈消費特點的水上娛樂產品,像汽車一樣逐漸成為較普及的家庭和個人高級耐用消費品。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中國,遊艇產業處於起步階段,同時遊艇正引起越來越多國人的興趣,消費需求在不斷增加。在經濟較發達的沿海地區,遊艇產業已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分析中國遊艇市場的現狀,研究如何提升中國遊艇企業的競爭力都是值得我們關注的課題。
並非沒有便宜的遊艇,遊艇消費也並非就是天文數字,但考慮到國內滯後的遊艇市場和人們「遠離海洋」休閒消費文化,關於遊艇的認識誤區就一點也不顯得奇怪了。在門類眾多、五彩紛呈的休閒消費活動中,水上運動是個冷門。事實上,許多擁有遊艇的人並不一定就是遊艇玩家,他們並不一定熱衷於水上運動,也不一定就崇尚航海,從用途上來看,許多的遊艇是商務接待的工具,炫富擺闊的藏品而已,遊艇生活不僅沒有進入我們的消費市場,也遠還沒有進入我們的遊艇圈,遊艇的使用價值甚至比不上一臺能夠動起來的豪車,它看起來更像一件擺設在櫥窗裡僅供人瞻觀的奢侈品。
中國遊艇產業已經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即使是起步較晚的遊艇消費端也經歷十幾年的發展,已經基本形成了從遊艇製造業到遊艇消費端的全產業鏈條,但相比國際遊艇產業發達的國家或地區,中國遊艇產業仍處於起步階段。經過多年的努力,中央和各地政府、管理部門慢慢開始關注遊艇產業,並逐步認識到遊艇產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在國家倡導經濟雙循環的背景下,如何發揮遊艇產業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消費循環,是遊艇業界需要繼續堅持並努力的方向。
作者(金潮):中國濱水休閒產業聯盟理事長、中國市場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市場學會濱水休閒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世界遊艇盛典執行秘書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