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香港一斤16兩(為什麼港澳臺半斤是八兩)
2023-09-19 16:45:06 2
經常有些人反映,在香港購物,稱重一斤的東西明顯感覺比大陸要重一些。
其實,這不是錯覺,不止香港,就是到澳門和臺灣,也是會有這種感覺的。
這時,肯定有人不禁要問,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港澳臺沿用了中國傳統的一斤十六兩的稱制。
半斤八兩,這個成語大概都聽過吧。其意思是指彼此不相上下,實力相當。根據我國目前一斤十兩的進位,很多人初次看到這個成語的時候都會發出「半斤是五兩,半斤和八兩怎麼會是不相上下呢」這樣的疑問。
然而在中國古代乃至近代,半斤就等於八兩。
港澳的市場秤重,採用的是司馬斤和司馬兩。司馬,是中國古代的官職,主要掌管軍事,其中因為糧秣管理需要秤重,「司馬」就和重量單位掛上了關係。港澳1斤=16兩=604.8g,即港澳1兩=37.75g。
而大陸地區,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為了便於和國際通用的「公斤」接軌,採用了新的計量進位法則,開始把原有約等於600克一斤調為500克一斤,即我們現在仍在使用的一斤等於10兩的「市斤」。
簡單計算一下,港澳1斤大約為大陸1斤2兩;港澳一兩約等於大陸0.756兩,即港澳1兩約為大陸3/4兩。所以經過換算後,若在香港買東西其標價100元/斤,在大陸則是75元/斤。
而臺灣沿襲了清朝時期制定的斤、兩與克兌換統一標準(當時1斤十六兩等於596.8克),即清朝官府庫平制。後來為了便利計算,臺灣改為600克,但進位仍未一斤十六兩,稱為臺稱或臺斤。
半斤八兩,一斤是十六兩。這是我們祖先制定的度量進位,只是在我國港澳臺地區沿用了下來。所以說,這些中國國際化前沿陣地,對中國傳統文化,也是比較深入的繼承的。
這樣就不難理解,「同樣是一斤,為什麼在港澳臺買東西,感覺一斤比大陸重一些」這個問題了。
其實自秦始皇首次統一全國度量衡後,一斤的實質重量一直隨朝代變遷而有所調整。雖然度量制不一樣,但是也充分證明了我們都是中華文化繼承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