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盡成灰的意思(不容青史盡成灰)
2023-09-19 18:33:23 2
不容青史盡成灰的意思?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記者齊湘輝 黃揚)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紀念日秋雨初歇,臺北中山堂前,紀念臺灣光復77周年的紅色橫幅在豔陽之下分外鮮豔「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擺滿鮮花,人們駐足靜思,鞠躬致意,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不容青史盡成灰的意思?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不容青史盡成灰的意思
新華社臺北10月25日電(記者齊湘輝 黃揚)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紀念日。秋雨初歇,臺北中山堂前,紀念臺灣光復77周年的紅色橫幅在豔陽之下分外鮮豔。「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擺滿鮮花,人們駐足靜思,鞠躬致意。
當日,臺灣各界有識之士聚於臺北中山堂,表達對抗日先烈的深情緬懷和崇高敬意。活動由統一聯盟黨主辦,勞動黨、夏潮聯合會、政治受難人互助會、中華基金會、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等團體百餘名代表參與。
臺北中山堂在臺灣歷史上有著特殊意義。77年前的今天,就在中山堂(當時稱臺北公會堂),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典禮舉行。5分鐘的儀式宣告日本在臺50年殖民統治徹底結束,寶島重回祖國懷抱。
「當時,中山堂外正面前廣場,就在我們站立的地方,擠滿了群眾,興高採烈慶祝光復。」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嘉林致辭時說,為慶祝這一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日子,臺北市民家家戶戶懸掛燈彩,相逢道賀。
「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的歌兒大家唱……不能忘,常思量,中華民族天長地久,不能忘。」在「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紀念碑」前,與會者高唱起當年的《臺灣光復紀念歌》,並向紀念碑行三鞠躬禮,獻花致敬。
「今天,我們站在這裡不僅要銘記歷史,還要展望未來。」臺灣中華青年發展聯合會理事長王正說,看到許多參加紀念活動的前輩大都白髮蒼蒼,「作為青年一代,更覺時不我待。老中青三代要共同努力推動祖國統一,為我們臺灣的下一代,爭取一個有希望的未來。」
在離中山堂不遠的一棟大樓裡,另一場紀念活動正在舉行。由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臺灣婦女聯合會共同主辦的臺灣光復77周年慶祝大會上,多個臺灣抗日家族的代表深情講述先輩抗日事跡,緬懷那段「熱血沃寶島」的歷史。
當年,無數臺灣愛國志士從武裝抗日到文化反日,從參與辛亥革命到回大陸投身全民族抗戰,用鮮血和生命守衛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認同。「臺灣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當時人口不過幾百萬,被殺數十萬,好不容易迎來光復,歷史不能忘記!」說起臺灣抗日史,霧峰林家後人、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創會會長林光輝十分激動。
「77年前,家家戶戶張燈結彩、祭拜祖先,臺灣終於回到祖國懷抱。」屏東蕭家後人、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理事長蕭開平感慨地表示,了解帝國主義侵犯中國、侵佔臺灣的屈辱歷史,才能認識到有強大的祖國方能免山河破碎,也更能激發出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操。
最讓與會者意難平的是,臺灣光復的歷史被島內一些政治勢力刻意淡化、抹去。很長一段時間,10月25日在臺灣是規定假日,會舉行隆重紀念活動。但在李登輝、陳水扁當政期間,放假被取消,進而「光復節」被廢棄。2016年民進黨再次上臺後,當局不再主導慶祝活動。
勞動黨主席吳榮元在中山堂前致辭時表示,當年反抗日本殖民統治,臺灣先賢先烈堅持民族大義捍衛家園的英勇情操,為臺灣同胞樹立了愛國主義的典範。當前,面對「」勢力勾連外部勢力,妄圖破壞中國統一進程,我們要通過紀念臺灣光復讓臺灣社會更深刻體會到,只有完成祖國統一,臺灣才算真光復。
臺灣《觀察》雜誌發行人紀欣表示,每年我們在中山堂前紀念臺灣光復,就是提醒自己,也是告訴社會大眾,解決臺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絕不允許「」分子勾連外部勢力,讓兩岸繼續分隔。
在臺北,「慶祝臺灣光復77周年特展」正在舉行,展出了《七省沿海圖》全本、《馬關條約》全本、「臺灣光復致敬團祭黃帝陵文碑」拓文等歷史文獻資料。
在臺中,「反殖民與臺灣光復——日據時期臺灣歷史圖文展」巡迴第41站正在霧峰林家舉行,大量圖片和史料,呈現了1895至1945年臺灣同胞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歷程。
「不容青史盡成灰,不信春風喚不回!」蕭開平說,「我們今天紀念臺灣光復77周年,不僅要宣揚愛國愛鄉的民族情操,更要為兩岸統一工作鋪設道路。期盼祖國統一早日實現,將最後一塊山河補回祖國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