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空中勇士(青未了空中勇士)
2023-09-20 06:01:52 1
空中勇士:遷徙的鳥
文/楊傑清
一
遷移的鳥類,可以稱之為飛翔的勇士。它們秋天南遷避寒越冬,春天北回繁育子女,年年歲歲,始終如一。
每當遷移時節,它們飛越高山平原,飛越沙漠海洋,為抵達目的地克服千難萬險,千裡萬裡,風雨無阻。
在遷徙途中,它們戰風雪,鬥雷電,要經歷各種嚴酷的惡劣天氣的考驗。如灰雁,斑頭雁,白鶴,灰鶴,天鵝等鳥類,它們的一生可謂驚心動魄。
它們起飛時鋪天蓋地,像烏壓壓的雲瞬間遮蔽天空,氣勢恢宏,場面頗為壯觀。在空中集結飛翔的鳥群規模龐大,會黑壓壓密密麻麻佔據半個天空,描繪著一幅幅空中會遊動的巨幅水墨畫,讓人驚嘆。
這會動的畫時左時右,時高時低,時扁時圓,時大時小,時疏時密,變換著濃淡不一、形狀各異、讓人眼花繚亂的多種圖案,強烈衝擊著人們的視覺。
二
遷徙的鳥在天空飛翔時以「人」字或「一」字排列,候鳥的頭、頸、軀幹、腿、腳爪大多呈一條直線,最大限度地減少空氣阻力以利飛行。
它們還會巧妙地利用風,飄浮在空中,停止扇動翅膀,用滑翔來繼續航行,以更好地節省體力。對鳥兒來說,它們的雙腿就像飛機的起落架,在高空裡飛翔時收起,在降落地面時放下來。
空中飛翔的鳥會持續不斷地以鳴叫保持彼此的聯絡,提醒掉隊的鳥跟上來。
遇大風大雪天氣,它們會選擇一處高地後面暫時降落,在雪地中席地而臥,將頭頸彎曲鑽入翅膀下躲避風雪。
待風停雪止,頭鳥首先將頭頸抬起,在一聲響亮的鳴叫之後扑打著翅膀率先衝向天空。其它鳥在聽到頭鳥的號令之後,急忙齊刷刷抬起頭頸,緊跟著頭鳥直飛天空而去,繼續未完的航行。
三
遷徙的鳥在遷徙時,往往要飛越幾千裡甚至幾萬裡的航程,它們每年春天總是會從南半球準確地飛到北半球的出生地繁殖後代;每年秋天再從北半球飛到南半球越冬。
遷徙的鳥會根據太陽和磁場調整方向,同時也能記住途中經過的一些標誌性的高大建築物,不會迷失方向。
有一種叫蓑羽鶴的鳥遷徙時飛越的高度所創造的奇蹟實在是讓人驚嘆:它們每年遷徙時都要拼盡全力飛越喜馬拉雅山脈,飛過世界最高峰——海拔八千多米的珠穆朗瑪峰,到達印度。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還有大天鵝和高山兀鷲,飛行高度都在9000米以上;特別是高山兀鷲,飛行高度能達到10000米以上,創造了世界鳥類最高記錄。
四
遷徙途中的鳥,每當到達一處停頓地,會像開慶祝會一樣又跳又叫,歡喜非常。它們快樂地大聲鳴叫,在綠地上奔跑舞蹈,在湖泊中拍打著翅膀盡情嬉戲,那種歡樂無比的心情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清晰地感覺得到。
有一種克拉克水鳥會踏著水面跳舞,頭頸和身體直立,雙翅後收,像是在跳「水上芭蕾」。往往兩三隻鳥並肩一起跳。跳舞的鳥同時從水下鑽出,高高地昂起腦袋,頭、頸、身體直立成一條線垂直水面,雙腳有節奏地飛快地踏著水面碎步前行,水面濺起白色的水花,發出啪啪的響聲,而它們在水面的姿態就像穿著燕尾服舞蹈的紳士一樣優雅。
大群的鳥將頭埋入翅下安靜地休息時,旁邊會有負責警衛的鳥。當警衛鳥發現敵情發出一聲聲警告的急促的鳴叫時,正在休息的鳥會一起飛快地抬起頭,振翅,而後同時沖天而起,飛離危險境地。
五
遷徙的鳥飛越海洋時,會在海洋中船隻的甲板或漂浮物上暫時休息;若沒有,則要一刻不停地飛到對面海岸才能休息。
飛行距離最遠的鳥是北極燕鷗,又被稱為「白晝鳥」,它們每年在兩極之間飛行,總是生活在太陽不落的地方,飛行距離達4萬多公裡。
飛行速度最快的是尖尾雨燕,最快時速可達360多公裡。還有一種叫北美金鴴的鳥,能連續飛行35小時,以每小時90千米的速度飛越2000多公裡的海面。
遷徙的鳥飛到一些城市的上空時要防備一些陰險的獵殺者用獵槍射殺而喪命;落地時還要防備被其它動物攻擊或陷入被汙染的骯髒不堪的汙泥濁水中發生意外而丟失性命。
有很多鳥由於多種原因斃命於遷徙途中從而再也無法返回。當春天候鳥遷徙到北方之後,便開始成雙結對繁殖後代。
待幼鳥長大,秋天來臨,它們會跟隨父母一起長途跋涉,開啟一生中年復一年周而復始的遷徙旅程。
作者簡介:楊傑清,女,山東省菏澤市人,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文學作品見報刊、網絡、公眾平臺等。
壹點號 冰清月明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