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甲骨佔卜制度(商代甲骨佔卜分為幾個階段)
2023-09-10 10:56:13 2
商代先民在龜甲,獸骨上寫文字目的是記事還是佔卜
是佔卜的記錄。但是佔卜也是針對某些事件。比如王要和羌作戰,就讓巫史先在甲骨文上寫這件事,然後佔卜,得吉則書吉,不吉則書不吉。打完之後,再把結果也燙上去。所以說,既是佔卜,也是記事。
商朝普通人能用甲骨文佔卜嗎?佔卜是否是商王的特權?
甲骨文不是用來佔卜的,它是商代一種字體。甲骨文中發現佔卜內容,是對祭祀、戰爭等事件的預測或記錄。在商代,《山海經》等古文獻已基本成書了,文字是在當時已經十分成熟。
從倉頡造字開始至商代也幾千年了,只是過去沒有較好的文字載體易於書寫和保存,再有黃河中下遊流域經常泛濫,實際上當時平原的地表高度早已在現在地表以下幾米至十幾米之下,所以存留下來的資料極少,能被考古發現的就更少,以至於國外史學界一度不承認中國有夏、商,但是甲骨文的發現是個例外。
其次你問佔卜是不是商王(應該是「帝」而不是"王")特權,這個很難肯定或否定,在夏代有《連山易》,商代有《歸藏易》,周代有《周易》,尚未聽說過有過帝王壟斷佔卜權的說法,秦始皇帝焚書,卻允許《易》流通於世,至少說明佔卜在秦代的老百姓是合法的,只不過佔卜國運、宗廟社稷、用才、徵戰 等大事是由帝王及國師級別的首席祭司來主持的,而且大部分都有官方記錄。普通百姓應該是可以佔卜農牧生產、紅白吉日、嫁娶、天氣、疾病、遷徙等等,但是這些得依靠有相當文化程度和社會地位的人才能達成。
甲骨卜辭名詞解釋是什麼?
甲骨卜辭是指中國商周時期刻在龜甲獸骨上記錄佔卜的文字。19世紀末年以來,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先後出土了十餘萬片刻有文字的佔卜甲骨,絕大部分是商朝後期(約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王室的遺物。中華人民成立後,還在陝西等地發現了幾批西周時代的甲骨卜辭,但數量比殷墟卜辭少得多。
甲骨卜辭的社會意義
商代甲骨文是中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如今甲骨學已成為一門蔚為壯觀的世界性學科,從事研究的中外學者有500多人,發表的專著、論文達3000多種。它對歷史學、文字學、考古學等方面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現在出土的甲骨文,大多是商代的,部分記錄的是佔卜活動。商代為什麼很 ...
因為周朝信鬼神的人少了,周文化是中國人文精神的源頭,人們儘管有天命的信仰,卻不再迷信鬼神,更相信人自身的奮勤與否,才是任何事情的關鍵因素,中華文化的理性化歷程由此展開
甲骨卜辭是記錄什麼的?
卜辭所記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祭祀、農業生產、田獵、風雨、戰爭、疾病等許多方面,真實樸素地反映了殷商時期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狀況。
甲骨卜辭的介紹
甲骨卜辭是指中國商周時期刻在龜甲獸骨上記錄佔卜的文字。19世紀末年以來,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先後出土了十餘萬片刻有文字的佔卜甲骨,絕大部分是商朝後期(約公元前14至前11世紀)王室的遺物。中華人民成立後,還在陝西等地發現了幾批西周時代的甲骨卜辭,但數量比殷墟卜辭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