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作文:大暑的習俗
2023-09-10 14:11:10
大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大暑期間,中國民間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等習俗。
北方地區:流行「貼伏膘」,伏日吃麵
酷熱的大暑節氣中,人們很是注意飲食,在北方將之稱為「貼伏膘」。這個時候,北方人的習俗是吃麵條、餃子、雞蛋,北京有俗語「頭伏餑餑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北京人還會做冰鎮酸梅湯沿街叫賣。
史書上記載,伏日吃麵,最早從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舊時人們生活條件差,苦夏胃口不好,吃餃子可改善生活;二伏天吃熱湯麵亦可發汗,去除體內的潮氣和暑氣;三伏天吃烙餅和雞蛋,補充營養,強壯體魄。
山東棗莊:接閨女,喝「暑羊」
暑羊」是什麼?其實就是羊肉湯。棗莊入伏時,正是農忙之人該休息休息,享受享受的一個短暫的農閒期。把嫁出去的閨女接回來,殺只羊,喝羊肉湯,吃伏羊便成了一方民俗。
養學家認為伏天吃羊肉營養價值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喝羊湯必然全身大汗淋漓,排出五臟積熱和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江台州:送「大暑船」,吃薑汁調蛋
暑送「大暑船」是台州好多漁村都有的民間傳統習俗,大意是把「五聖」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大暑船」按舊時三桅帆船縮小比例後建造,船內載各種祭品,進行一系列祈福儀式後,被拉出漁港,在大海上點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們五穀豐登、生活安康。
台州椒江人還有吃薑汁調蛋的風俗,薑汁能去除體內溼氣,薑汁調蛋「補人」。也有老年人喜歡吃雞粥,謂能補陽。
廣東: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
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是藥食兩用植物。因為具有神奇的消暑功效而被譽為「仙草」。莖葉曬乾後可做成燒仙草,廣東一帶叫涼粉,是一種消暑的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