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2023-09-22 00:59:15 1
篇一:《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王宇晨
這個暑假我看了一本書名叫爸媽不是我的傭人5(3)班的胡小鬧過著平靜的日子,每天像王子一樣被父母領導伺候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
可有一天班上來了新的班主任高歌,打破了平靜。胡小鬧、小櫻桃、閆石,展開了一場特別的獨立比賽,獲勝者可以和高歌老師去電視塔最高層的旋轉餐廳共進晚餐。競賽過程中胡小鬧一同三人來到了貧困山區,結識了一群窮但了不起的孩子,從此,胡小鬧變得獨立起來。
看完這本書後我決定改變自我像胡小鬧學習盡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媽媽少為我操心,我以後要做洗碗、掃地、整理房間。在學習上我要改掉拖拉的毛病,快速完成作業,儘量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以前,我碰到不會的題目就跑過去問媽媽,以後,我應該先自己多思考,如果實在不會再去問媽媽。
<爸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從此我要相信自己,不需要爸媽的幫忙我也可以做得很好。
篇二:《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寒假裡,我的作業寫了一大半時;有一天媽媽從書店給我買了一本書,名字叫《媽媽不是我的傭人》。媽媽說看完還要寫讀後感。我立刻聽了媽媽的話;把書拿到檯燈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
這本書的主人公是都市小男孩姓林;叫阿章。主人公阿章轉學到鄉下舅媽家住,有一個表妹叫王曉金。不知為何對阿章充滿了敵意,有一天阿章上學作業忘帶,不知道是為什麼忘帶,於是回到家就和表妹吵起架來。阿章埋怨表妹又怪舅媽,為什麼不把我的作業裝進書包呢?害我挨了老師的批評。舅媽說:你已經長大了,都10歲了、自己的作業應該自己整理,總不能老是讓舅媽幫你整理吧!
表妹知道阿章之前和媽媽頂過嘴; 對阿章大聲地抗議:」請不要再把媽媽當傭人了「;和一些勸解的話,阿章聽後,還是不理解。於是阿章就和妹妹發生了矛盾和衝突,那天后使阿章明白,自己以前從來也不曾注媽媽的辛勞。向舅媽道了歉,於是他們的關係又和好如初了,過著快樂的日子。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媽媽不是我們的傭人,我們應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讓媽媽為我們擔心。
篇三:《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孫湘雨
我們的生活需要父母的照顧、學習需要父母幫助……像王子、公主殿下一樣被父母寵愛、優待。這讓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省去了很多辛苦,還不必擔心做不好事情犯錯誤。
可我看了這本書,我就想這樣的結果是什麼?
爸爸媽媽代我們做事,於是我們習慣了懶惰;爸爸媽媽代我們選擇,於是我們學會了逃避;爸爸媽媽代我們迎接困難,於是我們習慣了退縮……
這門書的主人公就是這樣的,每天被父母像王子殿下一樣伺候著,但他並不知足,認為照顧小孩就是父母的責任。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逃離媽媽管束的閆石,貧窮但獨立懂事的李達,以及一個老師——教育學博士高歌,而宣誓獨立了。
看完這本書,我也獨立了,並且做了一個記帳本,記錄了我的收入、支出。而且我還在家裡」打工「,每做一件家務我就得一角錢,現在我有了好幾元錢了。
爸爸媽媽,你們以後永遠不是我的傭人了,因為我獨立了,我的事情自己做了,我要自己照顧自己,自己解決困難!
篇四:《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馮俊豪
前幾天,舅舅送給我一本書,名字叫《爸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對我的啟發非常大。
有一個五年級的小男孩叫做胡小鬧,他在家裡像王子般的待遇,每天早晨媽媽幫他做好飯並吹涼、準備好穿的衣服、紅領巾和上學用的書包,灌好水的水壺然後叫他起床上學 ,什麼都是媽媽幫助他,他還蠻大意見的不耐煩。有一次學校組織去農村生活一周,他到了農村遇到了一個名叫李達的同學,他家裡很窮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除了上學,每天還要做飯,洗衣服,幫病重的奶奶按摩大腿,從不叫苦叫累,非常懂事、獨立,孝順!深深的感動了胡小鬧,原來他自己是那麼的幸福,但從不知足。
讀到這裡時,我立刻想到了自己,似乎市裡面的孩子都是和胡小鬧一樣過著王子般的生活。缺乏獨立性。而我更加敬佩李達的精神和品質。我已經是三年級的學生了,是大男孩了,也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父母做些家務,做個獨立,頑強、自信、懂事的好孩子!因為爸媽不是我的傭人!
篇五:《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王嘉梁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衣服要大人洗,起床要父母叫,連刷牙水都要大人準備好,明顯一個小皇帝,我以前也是如此。可我看過了《爸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後,我徹底改變了。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叫胡小鬧的普通孩子,也過著小皇帝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一個獨立比賽,去了農村體驗生活,從此變得獨立起來。
從一年級開始,老師就教我們要為家長減負,學做家務,但大家都只是紙上談兵,隨便應付一下,就草草潦之。今年暑假,我也去體驗了一下沒有父母的感受——去了紅山農場訓練營。第一天去那我十分不適應,衣服要自己洗,被子要自己疊。特別是洗衣服,洗了二件衣服,手就麻了,何況媽媽每次要洗一家人的衣服、整理家務。我還老是丟三拉四,看過的書,玩過的玩具從來都不整理好,媽媽剛整理好,我又攤得一地都是,媽媽說我,我還嫌媽媽太嘮叨。我長大了,應該有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可以讓爸爸媽媽省點心,總有一天我要離開爸媽獨自生活,不能永遠依賴父母。
我要做只學習飛翔的小鷹,總有一天會翱翔在藍色天空。
篇六:《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假期裡我讀了一本書,名字叫《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完這本書,我想問大家幾個問題:
早晨上學的時候,你是否需要父母三番五次地催促著起床?
晚上放學回家,你是否需要爸媽提醒」該寫作業了。「才不情願地走進書房?
平日裡遇到各種難題,你是想也不想就推給父母,還是自己獨立思考解決辦法呢?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說,我的同學們基本都是這樣呀,生活需要父母的照顧,學習需要父母的幫助……像王子殿下、公主殿下一樣被父母寵愛、優待,有什麼不好呢?
嗯,這的確看似沒什麼不好,這讓我們節省了很多時間、省去很多辛苦,還不必擔心做不好事情犯錯誤。
但你是否想過,這樣做結果是什麼呢?
父母代你做事,於是你習慣了懶惰;父母代你選擇,於是你學會了逃避;父母代你迎接困難,於是你習慣了退縮……想想長大後,咱們就不會思考了。
這本書的主人公胡小鬧就是這樣,每天被父母像王子殿下一樣伺侯著,但他不知足,認為照顧小孩本來就是父母的責任。直到有一天,他和閆石一起參加夏令營,來到農村遇到了一個孝順、獨立、懂事的李達,他才知道自己錯了。
看完這本書,我也知道自己錯誤了,平時總是讓媽媽幫我幹這幹那,讓媽媽都累出病了;遇到難題,總是問媽媽。以後我不會了。要做到獨立思考,相信自己,加油!
篇七:《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高易聰
《爸媽不是我的傭人》這本書讓我很受啟發,文中的胡小鬧本來是『家中之王』讓媽媽給他做這做那的,後來,他看見同班的李達同學去幫助媽媽做事,他裡很慚愧。
其實我本來也是一個依靠爸爸媽媽的人,可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有一個感想,就是有一天能夠幫助爸爸媽媽。我本來就好像一棵小樹長在一棵茁壯的大樹下,夏天,大樹給小樹遮擋炎炎酷日,冬天,大樹給小樹抵擋凜冽的寒風,就是因為這樣,小樹才不能生長。
我為自己也感到慚愧,我希望我以後可以獨力,自律。
篇八:《爸媽不是我的傭人》讀後感 李睿瀟
什麼事情都有人幫自己決定、幫自己搞定嗎?難道這些事情我們就不用管了嗎?那麼如果我們管了這些事,我們是不是還能提升自己的成績和能力呢?
是的,確實是的,我們可以試一試,既將這些事讓我們自己來解決,又將學習自己搞定,這個就叫作獨立。獨立是:我們自己都會解決都會做,而且都做到了,另外還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們,如果你們可以將孩子們放開手,讓孩子們嘗試著自己學習,在這其中,還會學到更有用的東西,這個就叫作自律,自律是:自己約束自己,自己決定什麼時候該學習,什麼時候該玩,都有一個明確的計劃。獨立加自律就等於了不起的人,這是要求我們從小事做起。
而書中的胡小鬧,每天被父母像王子殿下一樣伺候著,但他並不滿足,認為照顧小孩本就是父母的責任。直到有一天,班級裡來了一位叫高歌的老師,他是個很時尚、很陽光的老師,在高歌的課堂上,講過獨立和自律的事。獨立,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特的想法以及認識。當然,獨立不難,但要獨立必須做到自律,要求自己能管理好自己。就這樣,胡小鬧開始有變化了。後來,高歌還帶胡小鬧他們去農村體驗了好幾天的生活,胡小鬧又有了360度的大變化,在農村裡,胡小鬧認識了一位很孝敬爺爺奶奶的孩子,名叫李達,李達的奶奶腿腳不利索,爺爺每天去打工,家裡所有的事情都是李達做,每天李達都忙得團團轉。看看李達,再看看自己,胡小鬧吃驚了,開始反省了。最後,胡小鬧在期中考試時,不僅學習成績進步很大,而且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也提高了。
作為新世紀的少年,我們也應該像胡小鬧一樣,通過與他人相處,發現自身的不足,逐步學會獨立,做到自律。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也請你們給予我們獨立的空間,這樣,你們才會發現,原來你們的孩子可以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可愛。只有獨立和自律,我們才能不斷地找出自己的不足,不斷地進步。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