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碼七天內會自動轉為綠碼嗎(被賦黃碼黃碼綠碼)
2023-09-21 04:01:28 1
黃碼七天內會自動轉為綠碼嗎?近日,因廣州出現新一輪本土疫情,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被賦「黃碼」還有的市民發現,自己的健康碼會出現黃碼、綠碼間反覆變化的情況,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黃碼七天內會自動轉為綠碼嗎?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黃碼七天內會自動轉為綠碼嗎
近日,因廣州出現新一輪本土疫情,不少市民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被賦「黃碼」。還有的市民發現,自己的健康碼會出現黃碼、綠碼間反覆變化的情況。
針對市民普遍關心的「黃碼」相關問題
衛健、疾控、政數等部門
進行了權威解答
01
不同顏色穗康碼有什麼區別?
(1)紅碼:背景顯示為紅色,提示持碼人屬於居家隔離人員、集中隔離人員、密切接觸者、疑似病人、確診病人和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或待審核實高風險人員,需按有關規定接受疫情防控管理。
(2)黃碼:背景顯示為黃色,提示持碼人屬於居家健康管理、待核酸檢測風險人員,需按有關規定接受疫情防控管理。
(3)藍碼:背景顯示為藍色,為持碼人本人申領生成,提示持碼人健康風險狀態正常。
(4)綠碼:背景顯示為綠色,通過他人代為申領生成,提示持碼人健康風險狀態正常。
02
為什麼市民會被賦黃碼?
以下三種人群會被賦黃碼:
①涉疫重點人群,即與病例同時、同場所及周圍範圍停留一定時間以上人員,賦黃碼,需要進行核酸3天2檢或7天3檢;
②外省中高風險地區所在市來(返)穗人員,自確定風險、推送排查之日起第1天、第3天分別賦1次黃碼;
③省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縣(區)跨市旅居人員,自確定風險、推送排查之日起第1天、第3天分別賦1次黃碼。
03
發現被賦黃碼後,該怎麼辦?
被賦黃碼後,請務必做到以下幾點:
①立即向社區報告,配合社區排查管理;
②實施居家健康監測,非必要不外出;
③按簡訊要求完成核酸檢測。
04
要轉回綠碼,該怎麼做?
如簡訊要求3天2檢,須在3天內進行2次核酸檢測,2次核酸檢測間隔須24小時以上。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第1次檢測結果為陰性,健康碼只是短暫轉為「綠碼」,1天後將再次轉為「黃碼」,提示市民須按要求進行第2次檢測。如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健康碼才正式轉為「綠碼」。
如簡訊要求7天3檢,則需要在健康碼轉為黃碼後第1天、3天和第7天(第1次與第2次應間隔24小時)進行檢測。如3次檢測均為陰性,則正式轉為綠碼。
05
沒去過涉疫地區,為啥會被賦黃碼?
賦黃碼是各級各部門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分工協作進行的,主要是針對去過有疫情風險場所、可能接觸過疫情風險人員的健康管理措施。
被賦黃碼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與陽性病例涉及的重點場所或區域在一定時空範圍內有交集;
2.與陽性病例接觸過的人員在重點場所或區域在一定時空範圍內有交集。
06
被賦黃碼後,對工作生活有啥影響?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對黃碼人員進入公共場所、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等會有一定的限制,具體規則由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主管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制定。根據健康碼管理政策,儘快按照簡訊通知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則可轉為綠碼。
07
黃碼人員核酸檢測採樣後,需等待多久才能轉綠?
在廣東省內進行核酸採樣的,假如為陰性結果,一般需要等待6個小時左右後轉綠碼;遇到大規模核酸採樣,時間可能有所延長。
08
為啥在短時間內會出現黃碼→綠碼→黃碼多次轉換的現象?
「3天2檢」的人員,須在3天內進行2次核酸檢測,2次核酸檢測間隔須24小時以上。若第1次檢測結果為陰性,健康碼只是短暫轉為「綠碼」,1天後將再次轉為「黃碼」,提示市民須按要求進行第2次檢測。如兩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健康碼才正式轉為「綠碼」。
09
收到疫情防控辦黃碼提醒簡訊,但健康碼未見黃碼
在健康碼賦黃碼的同時,廣州市會向黃碼人群發送提醒簡訊。假如在被賦黃碼後已經按要求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就會被移出黃碼名單;但在黃碼人群人數較多的情況下,存在個別簡訊發送滯後、轉綠碼後才收到黃碼提醒簡訊的情況。實際狀態以健康碼顯示為準即可。
10
被賦黃碼後,按要求做了核酸檢測還是沒恢復綠碼,怎麼解決?
在做完核酸檢測得到陰性結果後,健康碼就會自動轉綠。由於核酸數據上傳和後臺數據計算都需要一定的時間,轉綠碼會稍晚於核酸陰性結果報告,建議等待一段時間重新打開小程序查看。
為保障健康碼系統安全平穩運行,目前健康碼系統啟用了緩存策略,如果核酸檢測結果符合解除黃碼要求,但仍是黃碼,可能為數據緩存,可點擊健康碼下方的「刷新」按鈕,獲取最新數據。
11
如何解除紅碼?
針對不同情況,紅碼將以不同的方式解除:
(1)居家隔離人員,由執行居家隔離措施的區或醫療機構解除。
(2)集中隔離人員,由執行集中隔離措施的區、疾控中心或醫療機構解除。
(3)密切接觸者,由執行集中隔離措施的疾控中心解除。
(4)疑似病人、確診病人和核酸檢測陽性人員,由醫療機構解除。
(5)疫情嚴重地區抵穗人員,應按各區的指引主動與所在社區或相關單位聯繫,針對不同情況,進行解除或接受有關疫情防控管理。
綜合:南方日報、廣州市衛健委、「穗康」小程序
來源: 南方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