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第十章 來自草原的一封信(上)

2023-09-20 08:48:05

  我從沒聽過「泥兒會」這種盜墓賊的傳說,長這麼大還是頭一次聽說,但是她提及的「衣觀道」我和胖子倒略有耳聞,這道門裡的人為了煉丹,專割男童生殖器做藥引子,解放後就被鎮壓不復存在了,我聽四嬸子說得有板有眼,就知道她不是講來作耍的。

  這深山老林中放眼所見儘是寂寞的群山,有機會聽老人們前三皇、後五帝地講古,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項重大娛樂活動,何況我和胖子等人在黃大仙廟中的地窨子裡,還親眼見過類似於「泥兒會」這一胡匪綹子裝束打扮的屍首,更增添了幾分好奇心,當下就央求四嬸子詳細講講「泥兒會」的事。

  可四嬸子對「泥兒會」的了解也並不多,她只撿她知道的給我們講了一些,那都是解放前的舊事了,當時東北很亂,山裡的胡匪多如牛毛,象「遮了天」之類的大綹子就不說了,還有許多胡匪都是散匪,仨一群倆一夥的打家截舍,還有綁快票的,就是專綁那些快過門,出嫁在即的大姑娘,因為綁了後不能過夜,一過夜婆家肯定就不應這門親事了,所以肉票家屬必須儘快湊錢當天贖人,故稱「綁快票」,「泥兒會」當家的大櫃以前就是這麼個綁快票的散匪,不單如此,他還在道門裡學過妖術,傳說有遁地的本事,即使犯了案子,官面上也根本拿不住他,可能實際上只是做過「掘子軍」一類的工兵,擅長挖掘地道,不過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外人根本不知道,都是亂猜的,後來他發現發掘古冢能發橫財,於是就做起了折騰死人的買賣。

  他挖的墳多了,名頭也與日俱增,收了不少徒弟,形成了胡匪中的一股綹子,就開始報了字號,因為做的都挖土掏泥的勾當,他和他的徒弟們也大多是在河道中挖淤泥的窮泥娃子出身,幹這行憑的是手藝,為圖彩頭,要突出一個「會」字,所以字號便報的是「泥兒會」。

  「泥兒會」從清末興起,名義上以師徒門戶為體,實際上同胡匪綹子中「四粱八柱」的那種組織結構完全一樣,一貫為非作歹,心狠手辣,別說死人了,就連不少山裡的老百姓都被他們禍害過,但官府屢剿無功,幾十年間著實盜了不少古墓,到後來更是明目張胆,因為老墳裡邊多有屍變,或者墓主身體中灌有水銀防腐,他們為了取古屍口中所含珠玉,便從墳墓中以麻繩拖拽出墓主屍骸,把屍骨倒吊在歪脖樹上流淨水銀,然後再動手掰嘴摳腸,有時候古墓離有人居住的屯子很近,照樣明火執仗,或是光天化日地那麼折騰,毫不避諱,幹這行沒有不發橫財的,所以這幫人個個手中都有真傢伙,根本也沒人敢管他們。

  他們挖開了墳墓把裡面值錢的東西倒騰一空口,留下滿目狼籍的破棺殘屍,老百姓們看見後無不嗟嘆,那些古屍也算是倒了八輩子血黴了,死後讓人這麼折騰,這幅情形實在是殘不忍睹。

  「泥兒會」這股綹子,都是在以大小興安嶺的深山老林中出沒,這山裡面的三山五嶺中,凡是有殘碑封土能被找到的古墓墳塋,他們都要想方設法給挖開盜取冢內秘器,由於常年幹這種買賣,做賊心虛,所以迷信的門道也就很多,他們穿成一身黑,是為了幹活時減少活人身上的陽氣,古墓都是久積陰晦之地,歷來都很忌諱把活人的陽氣留在裡面,另外也都講僻邪,帽刺、襪子、腰帶都使大紅的,全用豬血染過。

  關於他們的事跡,現在還能說得上來的人已經不多了,畢竟那都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四嬸子之所以知道得這麼清楚,是因為解放前,她親哥哥曾被「泥兒會」的胡匪們抓去做苦力,在掏墳掘冢的時候篩過泥淘過土,最後好不容易死裡逃生脫出匪巢,給她講過一些在裡面的經歷。

  據四嬸子她哥回憶,「泥兒會」的匪首曾經帶著全夥胡匪,在「團山子」一帶挖了許多洞,最後從黃皮子墳後邊挖出一座黃大仙的窨子廟來,他們想從廟中的暗道裡找一件寶貝,結果惹惱了大仙爺,搭上好幾條人命,不過「泥兒會」也不是吃素的,一計不成再施一計,結果還是讓他們得了手,從廟下的暗道中,挖出一口描金嵌玉的箱子來。

  「泥兒會」的胡匪們得手後,那些被抓來幫忙挖洞的山民,便都被拖到山溝裡殺人滅口,四嬸子她哥中了一槍,槍子兒在他身上打了個對穿,撿了條命從死人堆裡爬出來,回到屯子後槍傷就一直沒能痊癒,加之又受了極大的驚嚇,沒撐幾年,便一命嗚呼了,至於「泥兒會」從黃大仙廟中掘出那口大箱子的下落,以及其中究竟裝著什麼寶貝,都沒人知道了,而且從那以後,「泥兒會」也隨即在深山老林中銷聲匿跡,再沒人見過這股綹子了,肯定是遭了報應,都死無葬身之地了。

  我和胖子聽得全神貫注,黃大仙廟裡究竟藏著什麼東西,犯得上讓「泥兒會」這麼不惜血本地折騰?那口箱子又被他們弄到哪裡去了?「泥兒會」那些胡匪最後的下場又是怎樣?我們好奇心都很強,恨不得把這件事刨根問底,要不然晚上睡覺都睡不踏實,可四嬸子也只知道這麼多了,而且就連這點內容的真實性也無法保證,當年他哥中了槍爬回屯子,就剩下一口氣了,說出來的話也都是顛三倒四,誰知道他說的靠不靠譜。

  我見實在沒什麼可再打聽的了,只好和胖子一起接著去削墳磚,那時候提倡移風易俗,平荒墳開良田,因為在許多邊遠地區火葬還不現實,仍然要實行土葬,但和舊社會也已大為不同,第一是薄葬,其次是深埋不墳,穴地二十尺下葬,不起封土墳丘,墓穴上面照樣可以種植莊稼。

  不過我們這的深山老林中,人煙稀少,也犯不上為墳地和莊稼地的面積發愁,只是平些荒墳古墓,用墓磚代替建築材料而已,但這墳磚極不好削,這些青磚都被古墓中屍臭所侵,臭不可近,雖是年久,仍不消散,削割平整之後,還要用燒酒調和石灰才能除掉異味。

同类文章

第三章 夜擒(上)

  明月照殘雪,朔風勁且衰。我們潛伏在紅松樹後,雖然築了雪牆擋風,但畢竟是在下風口,時間一久,還是被凍得絲絲哈哈的,當真是有些熬不下去了,可就在這時,終於有了動靜,我急忙把手往下一按,低聲通知胖子和燕子二人:「噓……元皮子來了。」  雖然我們平時提起黃鼠狼,都以「黃皮子」相稱,但在山裡有個規

第零章 引子

  我祖上有卷殘書,是「摸金校尉」前輩所著《十六字陰陽風水秘術》,此書共有一十六字尋龍訣語,「風水秘術」屬於術數的一個分支,然而何為術數?術數之興,多在秦漢以後,《易》為其總綱,其要詣不出乎陰陽五行、生克制化,實皆《易》之支派,傅以雜說耳。物生有象,象生有數,乘除推闡,務窮造化之源者,是為數

第三章 夜擒(下)

  「黃仙姑」剛一鑽入皮囊,立刻就明白過味兒來了,不過既然鑽進了絕戶套後悔可不頂用了,這時候它身子才進去半截,急忙就想縮身退出,但那「皮餛飩」的口子,設計得實在太毒了,六稜的口子可松可緊,在皮囊外掏越扯口子越大,但從裡邊往外,帶中囊口邊上的鎖片,立刻就會使囊口收緊,六稜硬鎖內櫞又薄又緊,當時

第五章 剁掌剜膽(上)

  枯死的千年老樹,看上去使人覺得十分奇怪,怪就怪在這樹與周圍的環境並不協調,雖然不是隆冬季節,但提早到來的降雪,使整個森林變成了一個銀白的世界,唯獨這株大樹附近沒有積雪,而且樹洞中堆滿了珍貴的松茸以及各種醬果,我最開始一看見樹幹上的大窟窿,就以為這裡是熊洞,但離得近了,並未聞到腥騷的臭味,

第七章 老吊爺(上)

  圓形的木墩子大概是個供桌,說是木墩子,實際上質地非常堅硬,歷久不朽,大概是以一種半化石形態存在的罕見石木,上面刻著黃皮子身穿人衣的神像,神情極是詭異,神秘中帶著幾分可怖。  胖子哪管木墩子上有什麼,只顧著向我解釋他長這麼胖是為了將來打入敵人內部做準備,我對他擺了擺手,這時候就甭練嘴皮子了

第一章 趕冬荒(上)

  1969年秋天,越南人民反抗美帝國主義侵略的解放戰爭,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而這時候,我做為眾多上山下鄉知識青年中的一員,被知青辦安排在大興安嶺山區插隊,接受最高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戰風雪,煉紅心,鬥天地,鑄鐵骨。  不知不覺中,時間就過去了幾個月,剛進山時的興奮與新奇感早已不見蹤影,取

第六章 鬼衙門

  被人熊撞倒的樹根旁,泥土中埋著尊半截石像,造成罕見的虎頭獸面,獸首人身,頭上有盔頭,雙手握著以人頭做裝飾的石斧,氣度不凡,但面目十分猙獰,燕子一見那些虎頭人身的石像,立刻聯想到山裡面一個古老的傳說,也顧不得收拾熊皮熊肉了,吃驚地對我們說:「那好象是山鬼的石像,這片林子恐怕就是山裡的鬼衙門

第一章 趕冬荒(下)

  林場中伐下來的木頭,在春水生長之時,就會利用河水把木料紮成筏子衝到下遊,河的下遊有條鐵路,還有個小火車頭,是專門用來運木頭的,這裡的情形十分象是著名小說《林海雪原》中描寫的「夾皮溝」,「夾皮溝」在東北是確有其地,團山子的林場也有個差不多的地名,叫做「黃皮子墳」,這地名聽上去顯得很神秘,但

第四章 熊的傳說(下)

  實際上人熊的學名,稱作「羆」,與熊不同,「羆」遍體毛色黃白,不僅脖子長,後肢也比普通的黑瞎子較高,力大無窮,一人粗細的老樹說拔起來就能給拔起來,遇到人便人立而起窮追猛撲,而且姿態五官似人,性猛力強,可以掠取牛馬而食,所以叫做「人熊」,山裡的獵人輕易不敢招惹人熊,更別說打主意去獵熊了,但人

第九章 削墳磚(下)

  胖子還是把地上的金粒子一一撿了起來,自己安慰自己說這些確實少了點,支援世界革命有點拿不出手,但用來改善改善生活還是綽綽有餘的。我看這些金粒子與那夜在林場所得非常相似,形狀極不規則,好象都是用來鑲嵌裝飾物體的帛金顆粒,難道黃大仙那口箱子上面竟然嵌滿了黃金飾品,在被人盜走的過程中,箱體摩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