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作文(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
2023-10-19 00:40:46 1
端午節(端陽)的由來
端午節由來的幾種說法
端午節,在我們四川許多地方叫端陽,其他地方有沒有端陽這種說法我不清楚,但至少在我眉山這一帶及周邊,好多是這樣叫的。
據我了解,端午節的由來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古代楚國人,時任楚國大夫。好多人不曉得大夫這個官街有好大哇?喂,告訴你,這官兒有點胎(大)吼,相當於現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的部長,你說大不大。而今眼目下,哪嘎不害怕紀委的人!只要一聽說是紀委的人在找你,屁眼兒上有把把的,哪塊不嚇得腳杆打閃閃。
就因為原哥位高權重,免不了就要得罪些人。你想嘛,凡是被原哥弄過的幹部些,塊塊都想日原哥的怪,想辦法扳倒原哥。結果,當時的楚王就聽信了讒言,就把原下球(擼了),流放了。
流放過程中,天天木球得事幹,想起龜兒子小人些,天天唉聲嘆氣,想到這二年生,他媽的小人當道,無不扼腕嘆息,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和宏篇巨著。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原哥當時手頭又木球得權利得,看到自己的國家山河破碎,氣得捶胸頓足是直擺腦殼。含淚寫下了《懷沙》之後,於農曆的五月初五,害怕沉不下及浮起來,抱起一塊多胎嘞鵝老石跳江球,跳進了波波兇湧的汨羅江了。
當時原哥被流放到如今的湖北姊歸縣,原哥跳江後,當地市民、漁民害怕江以頭嘞魚啊、三角峰、鰱巴啷昂以及泥鰍兒黃鱔、蝦子啊這些及吃他的屍體,就煮一母多粽子來倒搭江頭餵這些。也有些人衝些雄黃酒來倒搭江頭,說把這些鬧昏了,就不得及吃屈原。
第二個傳說是紀念伍子胥的。伍子胥也是楚國人,不過,他比屈原還早好多年。當時,伍子胥拉們老漢兒和哥哥,拿給楚王球莫名堂嘞給殺了。胥娃兒氣不過,叛國了,跑到吳國及了。你還彪說,胥娃兒還真有兩把刷子,在吳國混得相當不錯,他便喊吳國來打楚國,硬是兇得很,木得幾天就攻破楚國。只可惜當時殺他父兄的楚王已經死球,胥娃兒才沒有管弄多哦,把楚王的墳挖了,屍體創出來,用鞭子抽吼,整了三百下。
後來,胥娃兒也是讓奸臣陷害,拿及人家弄死球。拉龜兒脾氣有點日怪,死之前曉得要遭,就對身也的說,我死後,把我的雙眼挖來掛在城牆的大門上頭,老子們好看到吳國被滅亡,隨後抹脖子自殺了。
奸人夫差看到了,你這要得個鏟鏟,氣來遭不住,就喊人拿塑料口袋兒來把胥娃兒嘞屍體捆起來,裹來就嘎粽子樣,於農曆的五月初五甩你媽嘞到河頭及餵魚。
還有一種說法是紀念孝女曹娥。曹娥,公元23~220年,東漢上虞人。曹娥的父親於當時的農曆四月十八,及逮魚滾到河頭淹死了,當時曹娥才是一個十四歲的少女,拉們老漢兒滾到河頭及了就沒有爬起來,當時喊了好多人及撈哦,曹娥天天就到邊上及守,等拉們老漢兒嘞屍體浮起來,好拿回及埋,可是,等了十七天也沒撈到也沒有浮起來。如果當時有蛙人或者潛水員的話,也許早就撈起來了。曹娥氣不過,想起拉們老漢對拉弄莫好,視為掌上明珠,這下失去了父愛,活著也沒有什麼意義,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於五月初五跳河隨父親去了。
端午節大概就是這樣來的,端午節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年歷史。歷朝歷代、各個地方在過端午節時風俗各異。在我們四川喃,有些地方要划龍舟比賽,放鴨子隨觀眾朋友們搶,誰抓著就是誰的。有些要喝雄黃酒,有的要扯些紫蘇、沉蓋、青蒿等藥草草來掛在門框上,總之,都為了祈福家人健康、平安。也有的吃粽子、鹹鴨蛋等,不勝枚舉。
在端午節還有個重要的事就是走老丈屋,女婿是要給老丈人老丈母送節的,有的說去取勾勾兒傘。
總之,端午節不管怎麼過,可不要用快樂、高興等詞語。要用健康、平安等。(文/圖 江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