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樁及太極拳的呼吸正確方法(打太極拳怎樣做到虛領頂勁和氣沉丹田)
2023-10-13 07:19:43 3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是上下相承的一個整體,也是最需要論述的兩個方面,做好了才能通小周天。
用體態姿勢來看打太極拳和站樁,「頭歪脖扭」、「低頭貓腰」、「縮肩弓背」、「藏頭縮尾」等等姿勢不行。而「挺胸拔背」、「頭直頂圓」、「兩眼圓睜」給人以雄赳赳、氣昂昂的樣子也不行!這種人只能是健壯的運動員或武術運動員的外貌,站樁和打太極拳的要求,則不是挺胸收腹、兩肩向後,頭項挺直、眼睛圓睜。而是向上的「虛領」頭頂心的百會穴,使之朝上方垂直於蒼穹,此處好像被系懸起來一樣,用意輕輕頂起一個氣球,因此又叫「頂頭懸」。頂懸頭正,綱舉則目張,四肢百骸才能靈活地運動,各經百脈才能通暢運行。
「虛領頂勁」又被人成為「 頭頂懸 」,有人認為「頂頭懸」這三個字好理解,而「虛領頂勁」的「頂勁」二個字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如果一提起「頂勁」,就會想起足球運動中的「頭頂球」,又想起朝鮮人、印度人用頭頂物。非也,在此提醒大家,千萬不要用力、用勁貫於頭頂之上,把物頂起來,把人頂出去。這裡所說的頂勁的「勁」,是用來形容精神、神情。
「頂頭懸」者,實際就是放鬆,就是舒展。別處都可以往下放鬆,唯獨頭頂不能往下。如其往下沉,必須壓住肩和胸腔,使脊柱在頸、胸部分的生理性彎曲程度增大,只有頂頭懸起之後,才能減少頸椎向前弓曲。
同時,也矯直了胸椎向後彎曲的上半部分。上邊「虛領頂勁」再配合下邊「松腰溜臀」,才能使脊柱出現的四個生理性彎曲變小或舒直,能達到暢通「上至腦,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
能使「督脈」上下通順,之後才能通小周天,有利於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如到「氣沉丹田」,必須首先做到「虛領頂勁」,「虛領頂勁」是「氣沉丹田」的先決條件,練出來「氣沉丹田」之後通小周天則必須要「虛領頂勁」來保證。
最貼切的比喻就是:用手捏住一根鏈條或線繩的一端,向上提起,則此鏈條的節節才能松展開來,垂於地面。放手扔下鏈條,很容易堆積在一起而互相擠壓。如果手一手提起鏈條,再用另一手上託它的底部,則鏈條會捲曲,不能舒直。這就是「虛領頂勁」與「氣沉丹田」的物例。
「虛靈頂勁」。「虛者對實而言」,「靈者對滯而言」。頭頂之處能虛、能靈地向上懸起,則其下的軀體始能放鬆、輕利、敏捷地活動。大家要在「靈」字上多加琢磨,多下功夫去領會。
「頂頭懸」和「懸頂」是簡稱,也有人說:「頂懸若虛」此句是在文字上強調:「虛懸」。所謂「虛懸」者,絕不是用勁的實懸,用力的滯懸。如此,則容易引起頭頸部梗起、強直。強直之後,必然影響肩、背、胸等部位的舒松、自然。氣易上浮,重心上升,也就談不上輕靈活潑了。
既然不是用力、不是用勁兒提頂,難道用貫頂嗎?也不是。「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滯之虞,所謂頂頭懸也」,因此,只能用「神」去「貫頂」。如何才能做到「神貫頂」呢?簡單地說,也很容易,只要保持「眼神平直,領起精神」即可。
這裡要特殊說明:貫頂必須用神,亦即是「領起精神」就算做到了,除不能用力、用勁之外也不能用「意」去提頂、貫頂。其理由是,中心線提起垂直後,周圍才能靈活敏捷地轉動,因此,才有「尾閭中正神貫頂」的真正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