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淨心魚

2023-10-13 12:19:19 1

  清朝乾隆年間,在揚州城有個遠近聞名的財主,名叫李貴。這李貴在揚州城有幾十家店鋪,城外有數十頃良田,因早年作惡太多,日子過得並不太平。

  李貴凡事謹慎,生怕露富遭人謀害。五十歲壽辰一過,李貴就將生意交給下人去打理,不惜重金在離揚州城十裡之外的黃崖山下建造了一座高宅大院住了進去。

  這大院的院牆有好幾丈高,又在四周挖下水渠,平日進出都得放下吊橋。

  李貴深居簡出,躲在家裡喝茶、看書,修身養性。可是就連每日所喝的茶水他也不放心,總擔心有人下毒。不僅茶葉要親自檢視,水也由專人到城外偏僻的山溝挑回來。泡好了茶,先讓僕人試喝,確保不會中毒他才肯喝。

  李府上下嘴上不說,心裡叫苦,這樣折騰真是弄得人心惶惶。

  

這一日,李貴請靈隱寺的慧能法師上門做客。見面寒暄後,慧能道:「李施主宅心仁厚,經常到敝寺上香捐贈,今天貧僧來訪,也是要回禮給李施主,略表寸心。」

  說罷,就叫隨行的小和尚拿來一個錫罐,打開蓋子,從中取出一撮茶葉遞到李貴手中說:「李施主可聽說過採自黃崖山上絕壁巖的明前茶?」李貴連忙用手接過,高興地說:「早有耳聞,卻從未親見。」

  李貴連忙吩咐管家去煮水沏茶,準備與慧能法師品茗相談。慧能伸手攔住了,笑道:「好茶需用好水衝泡才能出真味。」說著,慧能信步走到李家的後院,察看一番後,問道:「李施主平日飲茶都用哪裡的水?」

  李貴答道:「去城外偏僻處山溝採得山泉。」慧能指著牆根下的一塊石頭說:「施主差矣,此院這塊石頭下面就是一個泉眼,水脈來自出產此明前茶的黃崖山絕壁巖,所謂一脈相通,李施主何必捨近求遠!用此水衝泡好茶,方能品出真味。」

  李貴立即叫下人挖出石頭,果然,一縷涓涓細流湧出,片刻工夫,就蓄上了一池水。李貴平日裡很謹慎,生怕別人下毒,這下自家院中就有清泉,真是喜不自禁。但是,自家院中的清泉就一定確保無毒嗎?

  慧能看出了李貴的擔憂,微微一笑,又喚過跟隨而來的小和尚。小和尚遞上一隻小竹筒,只見裡面養著一條通體透亮、僅兩寸來長的小魚。慧能指著魚說:「李施主,此魚名叫淨心魚,唯我靈隱寺的清揚池裡獨有,此魚得黃崖山青山綠水的滋養,已清潔得體無雜質,只要沾上一點點毒物,就不可存活。您把淨心魚養入泉眼之中,每日觀察它的死活,就可知水的清濁,李施主便可以放心了。」說罷,慧能法師把淨心魚倒入了泉水中,魚在水中歡暢遊弋。李貴大為開懷,連忙叫管家取了泉水泡茶。

  茶沏好後,李貴只品嘗一口,就大聲贊道:「真是好水好茶啊,謝謝大師美意了。」

  此後每一天,李貴都要親自到泉眼前觀看淨心魚。每每看到淨心魚在水裡歡快地遊著,他就大為放心,吩咐管家煮水沏茶,坐在內室裡細細地品味。

  半月後的一個早晨,李貴剛喝下半盞茶,忽然,管家跌跌撞撞地跑進內室,語無倫次地說:「老爺,淨心魚……淨心魚死了!」

  李貴頓時臉色發白,說:「剛才我還看見淨心魚活蹦亂跳的,怎麼才過了片刻工夫就死了?」他立即起身朝後院跑去,到了泉眼前一看,只見淨心魚肚皮朝上漂浮在水面上。這時,李貴捂著肚子大叫一聲:「啊,有人在水裡下毒……」然後軟軟地癱倒在地上。

  李家大院內一時亂作一團,管家一邊叫郎中施救,一邊去靈隱寺請慧能法師。

  半個時辰後,慧能法師帶著小和尚趕到了李家大院。慧能法師用手探了一下李貴的鼻息,搖搖頭說:「準備後事吧。」

  隨後,慧能法師又來到了泉眼邊,看到淨心魚依然在泉水中遊得歡快,喚過李家管家說:「你看,淨心魚不是還活著嗎?泉水不可能有毒啊!」

  管家也大為驚異,拿袖子擦了一下自己的眼睛,大為疑惑地說:「剛才……我明明看見淨心魚是死的……」

  慧能法師走入李貴的內室,拿起李貴喝茶用的那隻杯子,滿滿地倒上一杯茶,一仰脖喝了下去:「可惜了我的半斤絕壁巖明前茶。」慧能法師讓小和尚將淨心魚撈起裝進那隻小竹筒,揚長而去。

  慧能回到寺中,從禪房裡走出一個身上帶傷的青年男子。男子跪在慧能法師面前,哭著說:「謝謝大師替我報了殺父之仇。」

  慧能把青年男子扶起,說:「出家人慈悲為懷,從不殺生。李貴作惡多端,人人痛恨,自己嚇死自己,乃天意所為啊。」

  原來,二十年前,李貴還只是揚州城裡一個小混混。當時城裡的楊記綢緞店生意紅火,日進鬥金。一年春天,店主楊啟義要去蘇州進一船綢緞,順便帶著妻兒一起去蘇州遊玩。李貴打起了楊家的主意,同幾個惡棍,租了一艘船,埋伏在楊啟義一家歸來必經的滄嵐河上。手無寸鐵的楊家儘管有幾個家丁隨行,也打不過有準備的李貴一夥,最後,李貴逼迫楊啟義寫下一份將全部家產捐贈給他的協議。但是,心狠手辣的李貴並未就此罷休,乾脆來了個斬草除根,將楊啟義夫妻雙雙殺死,又把楊啟義年僅七歲的獨子楊文遠拋入滔滔滄嵐河中。

  李貴的發跡,就由此開始。

  但是楊文遠並沒死,七歲的孩子抓住了河上的一塊浮木,順流而下,被下遊的村民撈起救活了。村民無力撫養,就把楊文遠送去了靈隱寺,被慧能法師收留。

  楊文遠向慧能訴說了李貴對自己家所做的惡事,慧能安慰道:「孩子,等你長大了再報仇不晚。」

  於是楊文遠勤學武藝,直到十九歲這年,聽說李貴在揚州城外建了豪宅,越發按捺不住殺他的決心。一天深夜,楊文遠著黑衣蒙面,持流星奔月劍,利用輕功翻牆進入李貴的宅院。怎奈李貴的保鏢人多勢眾,楊文遠刺殺未遂,受傷逃走。

  遇襲後,李貴氣得暴跳如雷,命人幾乎將整個黃崖山翻了個遍,也沒有找到楊文遠。黃崖山方圓幾裡範圍內,除了李家大院和山上的靈隱寺,別無他人居住,所以李貴假意邀請慧能法師做客,實是摸一下靈隱寺的底。

  慧能法師其實早就對李貴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楊文遠受傷之後,他知道單憑少年一人之力是報不了仇的,作為師父,他必須出手相助。再加上李貴已對靈隱寺起疑,疑心深重的李貴如果找不到楊文遠,勢必會把靈隱寺鬧得雞犬不寧。慧能法師知道寺中的清揚池中有一種淨心魚,每過半個月便會肚皮朝上浮於水面一動不動地曬太陽,不知內情的人以為它死了,而半個時辰之後,淨心魚又會沉入水底,恢復原來的生機。考慮到李貴平日謹小慎微又心虛怕死,於是,慧能心生一計,讓李貴自己嚇死了自己。

  楊文遠在慧能法師面前下跪,說道:「師父,文遠如今大仇已報,大冤已伸,四海之內無所牽掛,願跟隨師父修身養性,了卻餘生。」

  慧能法師道:「文遠啊,汝渡眾生誰渡汝,一重芳菲一重劫,你還是隨緣吧。」

同类文章

救賊

明洪武年間,天方縣新任縣令叫王存寶,30多歲,眼小面黃。他上任沒多久,就制服了賊夫妻劉勝、張菊香,還剿滅了為害多年的山匪。   說起劉勝、張菊香,可謂賊名響亮,近兩年,他倆明裡賣豆腐,順手摸金子,得手後兔子似的跑回家。那金子只要進了他家門,就是挖地三尺也找不出來了,就像化了一樣。   這天

七竅塞

  亂世藏金,盛世藏玉。時逢康乾盛世,「廣軒閣」少東家邵倉當然懂得這個老理兒。這天清晨,邵倉帶上家丁牛二,又到偏遠鄉村尋寶去了。   山路難走,日頭又毒,沒走上兩個時辰,主僕二人已累得滿身臭汗。就在嗓子眼兒噌噌躥火的當兒,牛二突然撒丫子開跑:「少東家,快看,村口有水井!」   抬眼望去,不

血色軍號聲

 我二爺華青施18歲時,是國民黨第9軍的司號兵,軍長是杜聿明中將。   當時,每個連都有一個號兵。軍號有「嗒當嘀利」四個音符,經過排列組合,編出不同號譜。平時,官兵聽號聲起床、出操、開飯、熄燈;打起仗來,集合、散開、衝鋒、撤退,號令如山,連戰馬聽見隱蔽號都應聲臥地。   那年,第9軍被編入

熊膽

 這天,迦路瓦山下的藏族村落裡來了一個漢人,他在村頭一株大樹上貼了一張告示,用藏語寫著:「誠徵勇士捕獵活熊,每頭1000元。」   告示迅速吸引了全村老少。雖然迦路瓦山上有大量黑熊,但它們性情暴戾,體形龐大,捕獵起來非常困難。現在這個漢人竟要求捕活熊,就更加危險了,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活。

倒錯的穿

劉凱買了一張由寧波去上海的船票,開船時間是晚上七點。劉凱沒排隊就提前上了船。呵呵,因為輪船碼頭的值班經理是他的老同學。   大約半小時後,其他乘客才陸續上了船。   劉凱住二等艙,房內有三張床鋪。他的兩位室友,一個是矮矮胖胖的上海老太,另一個是長相帥氣的山東小夥。   為了消磨時間,劉凱決

隔行隔山

 京城有個瓷器店,店老闆叫宋士河,憑著他獨特的經營之道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這一年,愛熱鬧的乾隆皇帝在皇宮裡開闢出商業一條街,這條街上酒肆茶樓應有盡有,和一般的商業街毫無二致,唯一不同的便是所有的店鋪經營者都是宮裡的太監宮女,顧客自然是乾隆和宮裡大小嬪妃與皇宮貴胄。   皇宮商業街經營

神秘的竊賊

 這天,綠蔭城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富豪馬練的報案,說他全家外出旅遊回來,發現家中被盜,凡是沒有放到保險柜裡的貴重物品都被偷走了。   刑警大隊長梁鴻帶領警察趕到現場察看,發現馬家的防盜門、防護欄、報警系統等絲毫無損,家中也沒有留下任何偷盜者的指紋。   馬練沮喪地說:「我放在抽屜裡的幾萬塊錢

清妃陵飄出古裝人

 沉睡地下200多年的逸妃陵在河北某地被發現,但挖掘的時候卻怪事連發。先是工棚裡半夜鬧鬼,後是挖掘的工人失蹤,最後又全部離奇死亡,致使挖掘工作無法進行,只能暫時停了下來。   省公安廳成立了「逸妃陵專案組」,刑偵處處長劉剛親自出馬,帶領周揚和郭力趕往案發現場。   在離妃子陵一公裡的地方,

燒包袱

 馬上就到鬼節了,按老北京民間的習俗,七月十五這天,家家戶戶都要燒包袱。其實就是把燒紙、銀錠什麼的裝進紙糊的包袱裡,上面寫上三代祖上的名字,然後由晚輩進行焚化。包袱年年燒,可今年燒包袱卻鬧出了大風波,因為天香閣的妓女英蓮也要燒包袱。   英蓮是天香閣的頭牌,不僅模樣可人,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

惡匪剋星

 早年,癩頭山下有個田家村,村裡除了老李頭一家,其他都是田姓。   村外的大路邊有片瓜田,這天,老李頭起了個大早,扛著钁頭剛到瓜田,就見一胖一瘦兩個過路的漢子正在瓜田裡摘瓜。他們摘一個,用拳頭砸開,啃兩口就丟在一旁,半爿地都被糟蹋了。   老李頭不樂意了:「我說你們兩個後生,走路口渴了,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