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書生從洞裡出來(聊齋小髻)
2023-10-13 01:16:41 3
聊齋書生從洞裡出來?原圖配詩:「憑城(依託城市)穴居(藏在洞穴)計求安,首鼠相遭(進退失據)竟脫冠(丟掉帽子)幾許頭顱空自掙,令人笑作沐猴(徒有其表者)觀」,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於聊齋書生從洞裡出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聊齋書生從洞裡出來
原圖配詩:「憑城(依託城市)穴居(藏在洞穴)計求安,首鼠相遭(進退失據)竟脫冠(丟掉帽子)。幾許頭顱空自掙,令人笑作沐猴(徒有其表者)觀。」
小髻
(神秘鄰居)
長山(山東地名,今屬淄博)居民某,暇居,輒有短客(矮個子客人)來,久與扳談(同「攀談」,聊天)。
[居民某]素不識其生平,頗注疑念(疑心重重)。
客曰:「三數日將便徙居(搬家),與君比鄰矣。」
過四五日,[短客]又曰:「今已同裡(同村),旦晚可以承教。」
[居民某]問:「喬居(遷居)何所?」
[短客]亦不詳告,但以手北指。
自是,[短客]日輒一來,時向人假(借)器具;或(有人)吝(吝嗇)不與,則自失(丟失)之。
群(眾人)疑其狐。
村北有古冢(古墓),陷(凹陷)不可測。[眾人]意必居此,共操兵杖往。
[眾人]伏聽之,久無少(稍)異。
一更(晚上七至九點)向盡,聞穴中戢戢(讀「及及」,嘁嘁喳喳)然,似數十百人作耳語。
眾寂不動。
俄而尺許小人,連遱(讀「聯樓」,絡繹不絕)而出,至不可數。
眾噪起,並擊之。
杖杖皆火,[小人]瞬息四散。惟遺一小髻(讀「記」,髮結),如胡桃殼然,紗飾而金線。
[眾人]嗅之,騷臭不可言。
(原為《聊齋》「卷三」第十九篇,歸入「王本聊齋」之「妖怪集」)
老王感言:這群小矮人來歷不明。從其中一位「短客」的言談舉止看,它們應是一種文明程度略低於人類的智慧生物,與動畫片裡的「藍精靈」類似。它們羨慕人類,願意與人類做鄰居,主動模仿人類的生活,包括語言、髮式和生活方式。
它們本是一群可愛的小生靈,千不該,萬不該,不該無視人類的規矩,借不來東西就偷竊,結果惹來眾怒,被眾人探明巢穴,堵個正著,打得落花流水。
這提示我們:落後群體要學習先進事物,必須拋棄自身的落後東西,樹立應有的規矩意識,否則就會受到「老師」的懲罰。
(想讀「原味聊齋」又怕看不懂的朋友,請您讀「老王聊聊」。
「王本聊齋」將全套《聊齋》分成神、鬼、人、妖四大部分,又通過分段、分節、夾注、加主語、點評,幫您越過文本障礙,領略名著風採。
微信公號「老王聊聊」為「紅廟老王」個人所有,與所在單位與所任職務無關。主要聊《聊齋》,也聊別的文史話題。自2014年10月開通,基本做到每天一篇,迄今已發布「王本聊齋」380多篇。
歡迎關注和轉發,禁止剽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