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和公園文化節(春和景明執節者歌)
2023-10-21 18:35:41 1
4月4日下午,臺湖星期音樂會準時上演,中央音樂學院民族室內樂團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執節、相和」民族室內樂,音樂會重奏形式豐富、曲目「文」「武」雙全,雅俗共賞、古韻悠揚,和市民一起度過了民族特色濃鬱的清明假期。
「民族室內樂是一種典雅、精緻、唯美的藝術形式。」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陳冰在開場如是介紹,「音樂會取名『執節、相和』,來自《宋書·樂志》中『絲竹更相和,執節者歌』,意思是說歌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弦樂器相應和。我們認為這是一種春天的畫面,就像樂團一樣,一群志同道合的演奏家共同營造出音樂的氛圍。」
演出現場樸素典雅、古韻悠揚,民族器樂十分豐富,竹笛、柳琴、琵琶、阮、古箏、胡琴和打擊樂等,搭配出豐富的組合,再通過節奏變換將民族音樂表現得惟妙惟肖。不僅如此,現場演奏家的著裝也很有民族特色,不同服飾的色彩隨著節奏來回搖擺,與民族音樂相得益彰。
民族音樂既有「文」樂也有「武」樂,這場音樂會的選曲兼而有之,讓聽眾大飽耳福。琵琶、古箏與蕭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委婉舒緩,描繪出人生中難得的良辰美景,展現出中國人特有的內斂與詩情畫意。笙獨奏《秦王破陣樂》則風格完全不同,運用笙的各種技巧和節奏變化,表現出古代軍隊戰爭的壯觀場面,像是中國版本的《威風堂堂進行曲》。
不過記者注意到,儘管音樂會的曲目有不少經典名曲,但是音樂家們卻不滿足於經典演奏,而是通過自己的理解再創作,在形式和內容上進行了大膽創新。琵琶與胡琴二重奏《猜調》將爵士元素融入其中,西洋與民族的融合讓人大開眼界;現代舞演員馬晗蕊聽了二胡獨奏《病中吟》,將自己的理解改編成現代舞呈現在舞臺上;打擊樂二重奏《京劇印象》的樂手以敲擊的鼓槌當作京劇舞臺上的刀、槍,用節奏鼓點進行藝術上碰撞。
「演出真的很精彩,現場聽得我大飽耳福。」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範瀟,趁著清明假期和家人到臺湖劇場團聚,「這種融在我們血液裡的音樂元素直擊人心、盪氣迴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