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汙染水排入海中是否會永遠存在(抗議核汙染水排海)
2023-10-21 18:59:24 1
日本江戶時代畫師葛飾北齋創作的《神奈川沖浪裏》寓意「人類直面困難、頑強奮進」,堪稱日本浮世繪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神作」。近日,日本政府公然決定將福島核電站核汙染水排入大海引起廣泛批評,微博ID為「一個熱愛學習的男孩」的中國插畫師由此創作出《神奈氚衝浪裡》表示抗議。20日,這名插畫師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這幅畫傳遞出的核心信息是「日本政府不該把核汙染水『一倒了之』」,否則全人類所面臨的後果將和畫中一樣。
日本政府不顧國內外質疑和反對,於4月13日正式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汙染水排放入海。並稱,排放前會將核廢水中的氚濃度稀釋到日本輻射濃度基準值的1/40,相當於世衛組織(WHO)制定的飲用水輻射安全標準的1/7。
「太可怕了!」「感覺世界要完蛋了!」這名不願意透露自己身份的插畫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當得知日本政府做出這一不負責任的決定時,他感到「難過」「不爽」,想用手中的畫筆表示抗議。
在《神奈氚衝浪裡》中,白色海浪猶如人類畸形的手指、扭曲的嬰兒、變異的海洋生物,在海浪中苦苦掙扎。船隻上裝載著帶有放射性符號的儲蓄罐,身穿防護服、頭戴防毒面具的工作人員,正把核汙染水一桶桶倒進大海……
巋然不動的富士山變成排放濃煙的核電站,天空中的雲朵變成象徵墳墓的十字架,左側《神奈川沖浪裏》的字樣也被寫作《神奈氚衝浪裡》。原圖中划槳的人被創作為「打著領帶」「頭髮謝頂」的中年男人,指代日本官僚。該畫作者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們只會鞠躬道歉,其他什麼都不會做」。他反問說,「可是道歉又有什麼用呢」?
「我設計的所有細節都很直觀,我希望無論是中國人、日本人還是西方人,都能看懂這幅畫。」插畫作者說,自己想要傳遞出的核心信息就是「日本政府不該把核汙染水『一倒了之』,否則全人類所面臨的後果將和畫中一樣」。
《神奈氚衝浪裡》在社交媒體上收穫大量關注,從中午發布算起,目前已獲得超過12000次轉發。對此,這名插畫師說,這說明民眾對這幅畫產生強烈共鳴,認為日本政府不該把福島核電站核汙染水排入大海。
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指出,日本在未與國際社會和利益相關方協商一致,在未窮盡安全處置手段的情況下,出於本國私利,僅以現場儲罐空間受限為由,單方面選擇對自身經濟代價最小的海洋排放方案,卻把最大的環境健康安全風險留給世界,將本該由自身承擔的責任轉嫁給全人類,這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行為。
來源: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