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上煌跟周黑鴨哪個出名(周黑鴨遭做空煌上煌掉隊)
2023-09-27 08:06:17 1
一根小小的鴨脖,曾經是菜市場裡賣不出去的垃圾,如今成為了三方勢力角逐的競技場。
1993年,徐桂芬在江西南昌創辦了煌上煌,2012年於深交所上市。
1997年,周富裕在湖北武漢成立了周黑鴨,2016年於港交所上市。
2005年,戴文君在湖南長沙創建了絕味食品,2017年於上交所上市,奠定了鴨脖產業「三足鼎立」的格局。
絕味食品「鴨脖龍頭」地位確立
但是從2018年的業績以及總市值來看,最晚成立、最遲登陸資本市場的絕味食品成為了鴨脖產業的老大。
報告顯示,去年絕味食品的營業收入為43.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8.5億元增長13.45%,淨利潤為6.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02億元增長27.69%,又一次交出了優異的年報答卷。
而在港交所上市的周黑鴨交出的是一份截然相反的成績單。它去年實現收益32.1億元,同比下降1.2%,淨利潤為5.4億元,同比下降29.1%,與絕味食品頻頻創業績新高相比,它的業績增速是近年來表現最差的。
最早登陸資本市場的煌上煌與周黑鴨、絕味食品相比已經掉隊,2018年實現營收18.98億元,同比增長28.41%,實現淨利潤1.73億元,同比增長22.72%;雖然業績增速表現不錯,但是在營收、淨利潤規模上已遠遠落後於周黑鴨和絕味食品。
加盟模式助推佔領高市場份額
那麼,絕味食品持續火熱的秘訣在哪裡呢?我們認為它的加盟模式是其業務穩步增長的基礎。
根據著名諮詢公司沙利文的數據,以我國2017年休閒滷製品行業的零售價值為基礎,CR5(五家企業集中率)僅為20%。其中絕味食品佔比8.9%,周黑鴨佔比5.5%,煌上煌佔比2.6%,這意味著仍有83%的市場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善於擴張的企業可以獲得更大規模優勢。
鴨脖作為休閒滷製品的一大類,它的上遊供應商並沒有太大差異,但周黑鴨和絕味食品走的是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周黑鴨的下遊為消費者和分銷商,但主要是消費者,採用的是直營模式。去年周黑鴨在全國擁有1288家自營門店,全年淨開門店261家。
而絕味食品的下遊為加盟商和消費者,其中加盟商為主體,採用的是加盟模式,具有較大的擴張優勢。根據年報裡的數據看,絕味食品的開店加盟商和直營店總數為9915家,較2017年淨增862家,平均每店實現營收44.28萬元,同比增長7.96%。在新開門店數和總門店數上都完全碾壓周黑鴨。
在過去幾年裡,絕味食品的加盟經營模式經過了市場的考驗,並且加盟商管理收入、其他應付款和預收款項等指標都保持著穩定發展的態勢。
具體來看,在加盟商的管理收入方面,它的加盟商管理收入為3400.58萬元、3798.16萬元、4911.36萬元、4682萬元和5320.23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1.32%、1.33%、1.5%、1.19%和1.21%。
雖然加盟模式的擴張態勢十分喜人,但投資者也會對食品的安全表示擔憂。對此,押金模式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它通常表現在其他應付款中。從過去五年的數據來看,絕味食品的其他應付款分別為4420.74萬元、5542.12萬元、7081萬元、1.119億元和1.183億元,佔流動負債的比例分別為11.12%、13.23%、15.65%、18.79%和15.16%。
而在預收款項上,絕味食品的預收款項分別為8364.95萬元、9118.19萬元、9216萬元、9416萬元和1.202億元,佔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18%、3.12%、2.81%、2.44%和2.75%。
復星、九鼎減持和加盟模式風險不容忽視
雖然加盟模式推動絕味食品年年交出優異的業績表現,但是加盟模式的管理風險、重要股東頻頻減持等因素是不容忽視的。
在去年年報中,絕味食品也對前者進行了提示。報告期內,公司加盟門店的數量增長較為迅速,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90%以上來源於加盟渠道的產品銷售。這意味著公司的營收高度依賴加盟模式。一旦加盟商沒有嚴格遵守公司的管理要求,它的經營效益和品牌形象將會有較大的衝擊,其在加盟模式方面的制度建設、運營管理、資金管理和內部控制等方面面臨更大的挑戰。
另一個需要關注的風險點是絕味食品大機構股東的多份減持計劃。在它上市之前,九鼎投資、復星創投分別持有其大約9%和8%的股份。在它上市剛滿一年後不久,九鼎投資就拋出了清倉減持的計劃,當時股價大跌7.94%,不久之後,復星創投也拋出了減持公司4%的股份計劃,減持理由均是自身資金需要。
而在今年,復星創投繼續減持公司5.81%的股票,控股股東聚成投資則減持了10%的公司可轉債。
美食生態圈能否更勝一籌?
對於未來新的業務增長點,多元化產業布局戰略已成為鴨脖三巨頭的共識。
在煌上煌的業績發布會上,總經理褚浚表示將密切關注其他大食品、大健康領域的發展,通過併購來實現公司的願景目標。而在周黑鴨的業績發布會上,行政總裁郝立曉稱,周黑鴨將不斷豐富產品組合,專注於年輕化的創新產品。
而絕味食品在自己的年報中稱,公司將整合國內優秀的餐飲和食品連鎖企業,分享食品餐飲消費升級紅利,為公司未來利潤成長儲蓄強大的動能,藉此加快建立美食生態圈。
在此之前,它已經為「美食生態圈」的建設作出了努力,在上個月發行了10億元可轉債後,計劃將募集資金用在天津、江蘇、武漢等地生產及倉儲項目,預計可新增7.93萬噸滷製品產能和3萬噸倉儲能力。
西南證券則在研報中指出,目前絕味食品離2.2萬家開店數天花板較遠,渠道布局仍有較大空間。預計每年新增加800-1200家店,開店仍有望帶來近10%的收入增速,同時椒椒有味(串串)是公司基於供應鏈管理優勢的一大品類創新,與現有門店形成較好的協同效應,目前已有將近20 家門店(主要在湖南和武漢),銷售狀況良好。待模式成熟後公司將在全國市場進行複製,預計今年開店數將在100家以上,長期來看串串有望成為公司未來重要的業績增長點。
雖然絕味食品重要股東減持離場、業務規模快速擴張帶來的管理風險被人所詬病,但是對於投資者兼食客來說,完成美食生態圈的規劃是求之不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