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神是上神嗎(傳統神話中掌管全家禍福的神)
2023-10-22 14:35:17 3
提起灶神,我們並不陌生,他是傳統神話中掌管全家禍福的神。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二十四那天,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以祈求降福免災。
今天,就讓瑀炵在這裡為大家分享一下關於灶神的故事。
一、灶神的起源
灶神的起源很早,在商朝就已開始在中國民間供奉,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鄭玄注在《禮記·記法》提到過灶神:「居人間,司察小過,作譴告者也。」說明在漢代灶神已成為督察人間過錯,向天庭上報的神了。有傳說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
二、「送灶神」
十二月甘四日(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甜而粘的食物如湯圓、麥芽糖等,要用這些甜而粘的食物,粘塞住灶神的嘴巴,讓他回上天時多說些好話,難開口說壞話,正所謂「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一般家家戶戶都貼年畫灶君,兩邊貼有對聯,寫到:
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宮降吉祥。
三、「祭灶神」
在祭灶神時,有人會用酒糟去塗灶君,稱之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讓他頭腦不清,兩眼迷離,到玉皇大帝處少打幾個報告。因此,祭灶神象徵著祈求降福免災的意思。在祭灶神的時候,要將貢品擺放整齊,焚香祭拜,接著進行第一次進酒,同時要向灶神誠心禱告,完畢後再進行第二次進酒,到進第三次酒後,將原來的灶神像揭下去,連同財帛和甲馬一起焚燒掉,代表著祭灶君上天,儀式便順利完成。
四、灶神的傳說故事
傳說灶王爺並不是什麼神,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他姓張,名叫張奎,家世很窮,和妻子相依為命,討飯為生。一天,他病倒在一個破廟裡,一連幾天湯水不進,病情越來越重,眼看就不行了。他不忍心連累妻子,他就對妻子說:「我是不行了,何必兩人都在這裡餓死呢?乾脆你自己去尋條活路吧!」妻子沒辦法,哭著就走了。
在一天夜裡,下起了大雨,突然打了個霹靂,把廟門一劈兩半,把張奎嚇出一身汗。經這一嚇,他的身體到慢慢好起來了,他就繼續到處討飯。有一天,張奎討飯到一家門口,從屋裡走出一個婦女來,他定睛一看,竟是自己從前的妻子。原來,他妻子走後,討飯到這來,這家只有一個男的,那天正好下雨,他妻子就住在了這裡。後來,二人發生了感情,就結了婚。他妻子一看見自己原來的丈夫,就把他叫到屋裡,妻子的新丈夫沒在家,兩人就敘說起了離別後的經歷,說到傷心處,禁不住抱頭痛哭。妻子知道他沒吃飯,就給他烙餅炒雞蛋,好叫他飽餐一頓,享受一下。可是因為張奎經常挨餓,腸胃不好,吃了一頓飽飯,競一下子撐死了,他的妻子怕新丈夫回來看見後不好解釋,就把他的屍體背到院子裡的一個柴垛下藏了起來。
妻子知道張奎一生受苦,沒吃過一頓飽飯,只吃了這麼一頓飽飯,想不到竟撐死了,心裡十分難受,每逢吃飯前,總是端了飯碗到柴柴垛前禱告幾句,意思是叫張奎死後不再挨餓,以此作自我安慰。天長日久,妻子的行為被第二個丈夫發現了,就問妻子這是為什麼,妻子開始不想說,但經不住丈夫的再三盤問,便把實情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最後說:「只要我有吃的,就不能讓他做餓鬼。」她丈夫聽了,很受感動,覺得自己的妻子做的很對,就說:「咱不如找個畫匠,你說著他的相貌,叫畫匠把他的形象畫下來,貼在灶臺後頭,不論我們吃什麼東西,只要一揭鍋,他就能先吃第一口。」妻子聽了,十分贊成,按照丈夫的話找了個畫匠,畫了張奎的像,供在了灶臺後頭。
後來,妻子死了,他丈夫也把她的像畫下來,同張奎的畫像貼在一起供養。從此年年豐收,日子越過越好。從那,人們為了盼望獲得豐收,過好日子,都學他的樣子,畫了二人的畫像,貼在灶臺後頭供養,這就是灶王爺的來歷。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瑀炵的朋友們,不要忘記點讚關注在評論區留言哦,我看到後會回復的,咱們後續再見,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