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冬至吃餃子的寓意(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2023-10-12 05:57:11 2
北方的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北方的冬至吃餃子的寓意?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北方的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立冬」到,「立冬」峭,立冬來了吃餃子。轉眼間又到了「立冬」節氣的開始,每到這個時節,就意味著,冬天就要到了。為什麼冬至大家都要吃餃子呢?冬至吃餃子的由來是什麼?小編為您整理有關冬至的諺語俗語順口溜。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的故事
餃子原名「嬌耳」,相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首先發明的。 他的「祛寒嬌耳湯」的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相傳張仲景任長沙太守時,常為百姓除疾醫病。有一年當地瘟疫盛行,他在衙門口壘起大鍋,舍藥救人,深得長沙人民的愛戴。張仲景從長沙告老還鄉後,正好趕上冬至這一天,走到家鄉白河岸邊,見很多窮苦百姓忍飢受寒,耳朵都凍爛了。原來當時傷寒流行,病死的人很多。他心裡非常難受,決心救治他們。

2019冬至是幾月幾日哪一天
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是總結漢代300多年臨床實踐而成的,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藥材在鍋裡煮熬,煮好後再把這些東西撈出來切碎,用麵皮包成耳朵狀的「嬌耳」,下鍋煮熟後 分給乞藥的病人。每人兩隻嬌耳、一碗湯。人們吃下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兩耳變暖。老百姓從冬至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治好了凍耳。
人們稱這種食物為「餃耳」、「餃子」或「扁食」,在冬至和年初一吃,以紀念張仲景開棚舍藥和治癒病人的日子。
冬至吃餃子的寓意
按照中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

冬至吃什麼好
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
冬至吃餃子的諺語
1、冬至到,吃水餃.
解釋:到了冬至這一天,為了紀念張仲景的「嬌耳」,吃水餃成為一種習慣。
2、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
解釋:公曆十月一日是冬至節氣到了的時間,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會包餃子過來吃。
3、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解釋:東漢的張仲景辭官回家後,發現白河兩岸的親民因寒冷壞了耳朵。他命徒弟取鍋熬至一些羊肉、辣椒和驅寒的藥材,然後將這些東西煮熟後撈出剁碎,用麵包成如同耳朵一樣的「嬌耳」,讓大家喝湯吃麵,這樣身上暖和,凍過的地方也漸漸痊癒。
人們感謝張仲景的善良,學著他的樣子做成了「嬌耳」來治病,慢慢的諧音成了「餃子」,然後就流傳出「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這樣的諺語。
4、冬至餃子夏至面。
解釋:在北方大部分地區冬至這天都會吃一頓餃子,喻義團團圓圓。而夏至的時候則要選擇吃一頓麵條,預示著風調雨順。
冬至吃餃子的順口溜
1、冬至吃餃子順口溜(一)
案板方方刀光寒,或菜或肉剁成餡。
麵團圓圓杖下扁,筷子取餡面中填。
巧手捏出玲瓏褶,皮薄餡大鍋不沾。
山西陳醋山東蒜,餃子浮沉幾人饞?
2、冬至吃餃子順口溜(二)
動凍纖指玲瓏褶,或蒸或煮誘人涎;
溫暖鄉屋香飄遠,再蘸陳醋不一般。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
3、冬至吃餃子順口溜(三)
北方冬至包餃忙,冬至南方熬高湯;
若要一年不生病,快找名醫下膏方。
冬令進補是時尚,別忘祖宗燒點香;
陰陽調和很重要,闔家幸福都無恙。
4、冬至吃餃子順口溜(四)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紀念醫聖張仲景,千年習俗又流傳。
5、冬至吃餃子順口溜(五)
冬至大學紛紛下,燒鍋開水煮餃子。
不要人誇味道好,只要餃子吃的香!
不要忘記吃水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