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禁忌日子(農曆七月有啥講究)
2023-10-23 01:52:17
2022年農曆七月已然到來,七月初十為立秋。自古以來,關於農曆七月的講究和說法數不勝數,主要都是讓人們多加注意健康,其中,有句老話說:「七月不下河,逢七不戴帽」,啥意思?為何逢七不戴帽呢?
農曆七月的特點
古人把任何事情都分為陰陽兩面,包括一年四季。立春時陽氣初生,萬物開始生長,所以春季為少陽,意思就是陽氣新生之時。
到了夏至,陽氣由極轉衰,在陽氣減弱的同時,陰氣就開始孕育了,但此時的陽氣強盛,陰氣還處於藏伏狀態,所以夏至一陰生。
農曆七月立秋時,陰氣從藏伏狀態轉變為顯現狀態了,所以秋季為少陰。
到了冬至那一天,陰極轉陽,但陽氣此刻處於隱伏狀態,所以冬至一陽生。由此,一年四季的變換規律皆是如此。
陽代表新生、陽光、地上、在世人,而陰則代表著離開、陰暗、月亮、地下、先人等。所以秋季的第一個月,即農曆的七月份,寓意是先人們回來的日子,因而有著諸多忌諱。
七月不下河
農曆七月有一個特殊的節日,為「中元節」,中元節與上元節是相互對應的,上元節是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
因為正月十五正好是立春之後,陽氣初生之時,所以正月十五的燈大多在陸地上。而中元節相反,燈要放在水裡,寓意著先人們會跟著水裡燈光,找到重生的路徑。同時,人們放河燈,也是祈求平安。
另外,從安全性考慮,夏季炎熱多雨,年年都有喜歡下河遊泳乘涼的人,但河裡深淺不一,有很大的安全隱患,這句話也是在警告人們,即便天熱,也別下河,太危險了。
逢七不戴帽
「逢七」指的是七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這三天,叫做「明七」,而十四、二十一、二十八三天叫做「暗七」。
這些天中不適合戴帽子,古人認為人屬陽,身上有三把火,分別位於兩個肩頭和額頭,如果此時戴著帽子,就容易遮擋住額頭之火,而額頭之火也是最主要的,所以就有了「逢七不戴帽」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