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正常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心理學何謂性情薄涼)
2023-10-06 18:08:18 1
心理不正常的人都有哪些表現?先判斷很簡單,6個條件,對號第一:無法遵守社會規範,倫常道德準則(記住,是無法,就是它沒辦法遵守),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心理不正常的人都有哪些表現?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心理不正常的人都有哪些表現
警惕啊,每25人中,就有一個無良症患者。本篇讀完,你就能大概理解所謂「壞人」了。什麼是「無良症」呢,簡單說,就是沒有良知。此症又名「反社會人格症」,患病率,4%。一列匆忙緊張的地鐵車廂裡,就會有那麼幾個患者與您同乘同路。怕不怕?先判斷。很簡單,6個條件,對號。
第一:無法遵守社會規範,倫常道德準則。(記住,是無法,就是它沒辦法遵守)。
第二:慣於裝可憐,喜歡欺騙、操縱,面具極多。(調查結論:最主要手段是裝可憐,賣慘。)
第三:行事衝動,顛三倒四,朝令夕改,絕不計劃更不可能執行。(幹嘛都是隨機,無規律。)
第四:絕不妥協風險,愛好風險,對己,特別是對他人。(指揮你,一起上啊,那種。)
第五:一貫不負責任。(如果這個患者是一個領導,或者一個群體的意見領袖,想想吧。偏偏它們很喜歡或者嚮往做領導)
第六:傷害、虐待、剽竊、偷竊他人之後,絕無悔意。它對此毫無同理心,將心比心或者換位思考,它做不到。很可能是生理決定它沒這個能力。(就是流氓,或者無底線的學術化)
以上六點特徵,具備三個,就是臨床意義上的「無良症患者」。這種患者,最好不要用常人的為人處事角度去嘗試理解。無法理解的。甚至,某種程度它們的先天大腦生理結構就與常人不同。且,這個病,遺傳。你通常可以在其家人長輩兄弟姐妹中找到這樣的身影。如果夫妻雙方都是患者,那麼,那麼,嗯。但是這樣的夫妻是如何組合在一起的呢?常人是可能解不開這個謎了。大概是同病相憐。。。
有統計資料顯示,大量的「無良症」患者,都有一個不幸福的童年,這個是調查結論,不是通過患者自述得到的事實(患者講的話,基本每一個字都不需要相信)。但是,但是!唯有它講,童年不幸,這個很可能是真的。因為這個不幸福或者「與眾不同」的童年,恰恰是它們擁有的並深刻利用的「致命武器」)。
上面說的「裝可憐」「賣慘」,記得嗎?這是最常用的「法寶」。就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部分文藝作品都是「賣慘」一樣。慘是最容易使人產生共情的。這是人之間擇鄰而棲的第一優先選擇條件。比如,它們都「苦命」,那麼它們就是朋友,假若它們還是異性同年齡層。那麼好,神鵰俠侶雌雄大盜基本就要出來了。為什麼這麼惺惺相惜如知己?還是共慘。就是說,二人之間互相使計,結果老中醫碰上老中醫,誰也傷不了誰,那麼聯手,就是唯一的方向了。
它們除了賣慘這個武器,還有一個法寶:察言觀色。意思是,它分分鐘判斷哪個是目標,哪個惹不起,哪個是同類。沒這個本事,這病早就在遠古終結了。一出門挑釁的都是大佬,或者同類,你想想,那不是自取滅亡自相殘殺麼。
得了這個病的,一定是「壞人」嗎?法理層面,要看涉案影響力,傷害值。道德倫理層面,很有可能就是「壞人」。當然患者自己不這麼理解。這個病,本質上要求患者,只以自己的意志為中心。無論做什麼,都會在精神上侵害它的合作者,或者共路人。且,你防不勝防。它先把慘牌掏出來,你怎麼辦?你總不能罵一個可憐人吧?常人做不到的呀。但是,傷害了受害者之後,它大概率還要再次傷害「攻擊」曾經的受害者,甚至「鞭屍」。它以此為樂趣和最終極目的。重複傷害,恰恰是這個病的唯一「動機」。曾經的受害者,是最好的「靶向」。也就是說,二次坑你大概率會發生。並且是它的行動動力和一切動機。只有不停地「坑人」才讓它覺著這日子,爽。否則,按它原話講「我就過不了安穩日子」懂了嗎?安穩會讓患者躁動,能理解嗎?所以,這種病患,永遠追求新熱點,傷害老「客戶」。「總得折騰」是病發。「向世人證明我是個勵志青年,草根偶像」,這是要開始了啊。。。
所謂「無良症」和病毒一樣,目標就是和人,共生。它坑人,但絕不坑到人死,為神馬呢?你死了,誰陪它玩?無良症是一種不自覺的症狀,這個患者,不,應該說這個病,這樣的大腦的目標就是,不論做什麼,它都不需要規則,都不需要負責任,都不需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偏偏它又喜歡生事,做領導。懂嗎,它不是攻擊你,是你一旦與你結伴,你就註定愛坑。回憶生活中的同事,有沒有這樣的?有吧?!那麼坑完了你呢?就爽了,就完了?太單純了。它會坑你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N次,直到病症消失肉體滅亡。
如果這樣的人,有了幾十萬粉絲呢?等著嗨皮吧。假設,10萬粉絲✖️4%患病=4000個鐵桿同盟,您還要去粉這樣的「意見領袖」???活該挨坑。
重點來了:
如何避免遭受「迫害」?
首先記住,它們有朋友的,多為同患。那麼記住它,記住它的朋友。
第二,試圖遠離是不切實際的,你遠離了這個,那個就靠過來的了。
唯一的辦法:讓它曉得疼。跟傳統馴狗一樣,疼到它有本能反應了,知道你真不好惹。你才真安全。被傷害而沉默不語的人,記住,這將讓它判斷得出結論:你們是它的第二次「優先攻擊」目標。
這樣的患者,這樣的病,在網上,更!活!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