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ppt(校園霸凌有解了)
2023-10-07 13:17:45 1
文 | 幸孕姐(高級母嬰護理師,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當前,世界各地中小學校園欺凌事件不斷發生,嚴重影響了校園安全環境的構建,成為了影響教育領域乃至全社會的「痼疾」。
校園欺凌不僅僅是從口頭、身體和心理上反覆故意地侵犯受害者,且會對受害者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產生長期的不良影響。因此,世界各國都在尋求「治癒良方」。
2007年, 布拉德肖的調查表明:10%~20%的芬蘭學生長期遭受同齡人的欺凌。2013年, 芬蘭學校健康促進研究的調查顯示:68%的14~16 歲中學生認為,學校教職工幹預欺凌的行為和措施並未有效地遏制欺凌事件。因此,在芬蘭校園欺凌成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引起了政府和學校的重視。所以,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芬蘭提出了 KiVa項目。
1、定義:KiVa的芬蘭語是Kiusaamista Vastaan,含義是 「向欺凌抗衡」 的意思 ;KiVa另一層意思是「仁愛的」「友愛的」「友好的」「和藹可親的」。
2、理念:KiVa項目的理念是班級同學行為的積極變化可以減少欺凌行為的成就感,從而在第一時間減少欺凌者的欺凌動機。
3、內容:KiVa項目主要包括兩個部分:「普遍行為」與「特殊行為」。「普遍行為」 是對全校學生而言的,目的在於預防校園欺凌的發生;「特殊行為」對象是欺凌者與受害者,目的在於積極處理已經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
那麼,它到底有何可取之處,一起來看看——
更注重事前預防KiVa 項目具體實施內容包含覆蓋行動和焦點行動兩部分。
覆蓋行動是目標指向整個學校學生的預防性活動計劃,其通過採取一系列學校層面和班級層面的預防措施來影響同伴群體內的行為規範,並引導中小學生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與此同時,設法鼓勵他們抵制欺凌和力所能及地支持受欺凌者。覆蓋行動主要包括三類措施:
1、實施主題課程主題日學習計劃。課程學習的主題涉及同伴群體互動與群體壓力、欺凌現象的發生發展機制與不良後果、如何對抗欺凌與支持受欺凌者等。
2、構建反欺凌的虛擬學習平臺。該平臺包括反欺凌電腦遊戲和KiVa街,其中的內容與學生學校課堂學習的反欺凌主題密切相關,旨在強化學習過程,激發學生在日常交往中運用所學的技 能。
3、營造全校職工參與和學生家長參與的整體反欺凌氛圍。通過面對面授課或遠程教學的方式培訓學校職工反校園欺凌的知識和技能,並且建立教師反欺凌網絡資源共享平臺;鼓勵學生家長學習家長反欺凌指導手冊,同時在校園內張貼醒目的反欺凌宣傳標語和其它材料。
焦點行動是目標指向欺凌個案當事人( 欺凌者和受欺凌者) 的直接幹預計劃,其通過幹預小組和當事人之間的個別交流或小組交流來了解和制止欺凌事件,並由專門幹預小組來協調組織如何教育引導欺凌者和幫輔受欺凌者。幹預行動的具體流程見下圖:
我國的校園欺凌事件往往以欺凌者作為主要的教育對象,並沒有關注到校園欺凌事件中的其他 旁觀者或事件推動者,而芬蘭的KiVa計劃則創新性地將欺凌目擊者作為教育重點對象。
芬蘭KiVa計劃認為在校園欺凌事件中,80%是目擊者群體,因此芬蘭中小學反校園欺凌計劃將欺凌目擊者作為重點。欺凌目擊者群體可以在制止欺凌行為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霸凌者喜歡自己的行為被人觀看,而如果目擊者表示對這個行為並不感興趣,或者不贊成這個行為,會降低霸凌者的興趣。目擊者也可以將霸凌者的注意力引開,或者向其他成年人報 告,或者尋求其他同伴支持來一起保護受害者等。
欺凌者不需要道歉他們往往比較注重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找到這個問題的真正癥結所在,而不是喜歡形式主義的道歉。
除非自己想要道歉,否則任何人都不用道歉。因為,這種情況下的道歉通常是言不由衷的,很多人都只是心口不一地走過場而已。
在芬蘭,他們更加注重的是後續行為,就是說校方會持續追蹤來了解與監督欺凌事件是否得到改善,然後在兩周後再次進行會議,如果仍舊沒有悔改之心,學校方面就會採取進一步的強硬措施,並通知父母。
如今成效KiVa 項目建成後很快被芬蘭的中小學校所認可並實施,目前已有超過 90%以上的綜合性中小學校在學校課程體系中定期實施KiVa 項目。同時,該項目已經被引入英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20 多個國家的學校反欺凌實踐中,且幹預效果良好。
例如,2013~2014年,義大利7所小學和中學實施了KiVa 項目,實施後的小學受欺凌者和欺凌者的比率分別下降了52%和55%;中學受欺凌者和欺凌者的比率分別下降了6% 和40%。該項目分別於2008、2010、2011、2012年榮獲芬蘭國家獎,於2009年獲歐洲預防犯罪獎,並於2012年獲最佳社會政策項目獎。
最後,想說的是,校園欺凌的危害遠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大,因此,從自己做起,好好守護每一個祖國的小花朵。(J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