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鯽魚用什麼餌料最好初春(用什麼餌料最好)
2023-10-04 03:47:41 1
鯽魚是淡水魚中最常見的一種,在南方地區幾乎有水的地方就有鯽魚。鯽魚其實可以理解為是一個「統稱」,其實鯽魚的品種還是不少的。比如土鯽、白鯽、高背鯽、銀鯽等等等。這些鯽魚的品種雖然不同,但是在進食上非常類似。不過不同品種,不同體型大小,生活在不同的水域中,鯽魚的喜歡的餌料還是稍稍有區別的。
鯽魚是雜食性魚類,食譜比較廣,但是在自然水域中生長比較緩慢。水中的昆蟲,草籽,糧食種子,水草嫩芽都是鯽魚的常見食物,但是鯽魚應該算是偏植物性餌料的雜食魚類。鯽魚的體型不同,在餌料味型上有較大區別,如果釣大鯽魚,一般會使用穀物類的糧食餌料,味道清淡最好。如果釣小鯽魚,腥味餌料效果更好。因為小鯽魚生長比較旺盛,對蛋白質一類東西需求較高。其實不止是鯽魚,鯉魚、鯿魚等雜食性魚類都有這個特點。其實還有一個角度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魚大吃得就多,而水中素食更多。魚小吃得少,幾條蚯蚓就能吃飽。所以大魚為了吃飽,只能尋找更多而且更容易找到的素食。
鯽魚的品種不同,在用餌的思路上也是有區別的。白鯽,體型較大,高而側扁,生長比較迅速,可以長到一斤半左右,甚至更大。白鯽更喜歡吃植物性的餌料,穀物類的糧食餌是首選;土鯽,就是土生土長的鯽魚,體型小,生長比較慢,三年不過3、4兩,但是是很多釣友最喜歡的一種。土鯽也比較喜歡進食穀物類的餌料,我們常說釣大鯽魚用米飯粒,其實對土鯽效果最好;銀鯽應該是鯽魚中可以長最大的一種了,可以長到6斤以上。銀鯽最能吃,蚯蚓、糧食、水中軟體動物都喜歡吃,完全不挑食。
水域不同,相同種類的鯽魚進食特點也會有一些差別。河流中的鯽魚,更喜歡吃糧食餌料,尤其是本地常見穀物做主料的餌料,因為凡是河流周圍肯定會有農田,這些鯽魚經常可以吃到掉落水中的種子;如果水庫釣鯽魚,穀物類的效果就未必好了,略帶腥味的更好一些。因為水庫面積大,食物比較稀少,高蛋白的東西更是難得,而且帶腥味的餌料聚魚效果也會更好一些;池塘釣鯽魚,尤其是面積不大的池塘,鯽魚不挑食,換句話說不挑食就是沒有效果好的餌料,只能隨緣。相對來說,蚯蚓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釣鯽魚最好的季節在春秋季節,春季最好的一段是驚蟄到春分之間,這段時期是釣淺灘的最佳時機;秋季最好的一段是寒露到初冬的這段時間,是鯽魚覓食最為旺盛的季節;初冬稍稍好釣,小寒到早春會比較難釣;夏季是鯽魚最難釣的一段時間,或者說夏季釣大魚的多,鯽魚往往被忽略。釣大魚跟釣鯽魚在釣位選擇上有很大差異,釣大魚時碰上鯽魚往往也會比較少。春季釣鯽魚,腥、香、甜都可以使用,是餌料味型使用最雜的一段時間;夏季主要使用清淡的餌料,穀物本味;秋季要加甜和腥,甜和腥是高能量的標誌;冬季大香或者大腥,講究味道濃,狀態好。
不過釣無定律,以上只是一般的基本規律。不管釣什麼魚,只有使用魚經常吃到的東西效果才是最好的。敬請關注收藏點讚,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