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嗣同為什麼甘願為變法流血犧牲(譚嗣同為變法獻身)
2023-10-04 12:40:19 1
儘管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經歷了一段比較屈辱的歷史,但是總有不少仁人志士為了國家的富足強大勇往直前,甚至不惜獻上自己的生命。大家熟知的戊戌六君子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譚嗣同作為六君子之一,更是甘願用自己的鮮血來喚醒所有的中國人。
我們都讀過一句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讀起來盪氣迴腸的詩句,總會讓我想起譚嗣同從容赴死的堅毅表情。面對死神,他沒有求饒,沒有痛苦,有的只是慷慨賦詩,視死如歸。這等英雄氣概,讓人嘆服。
譚嗣同出生湖南瀏陽,少年時期經歷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他有了些標新立異的主張,後來他的主張得到了光緒帝的關注,並要求其共商國事。接下來便是著名的《定國是詔》的頒布。光緒帝變法的決心使得譚嗣同之流感動不已,決心為了變法肝腦塗地。但是這一切,卻受到了慈禧集團的瘋狂反撲。光緒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都被逮捕。
本來在好友大刀王五的幫助下,譚嗣同有好多機會可以逃走,但是他始終不為所動,知道九月的某一天譚嗣同慷慨就義,春秋三十三。赴死的那一天,觀看的人上萬,但是他的精氣神卻絲毫不減。更是高喊出了:「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言壯語。
再看看慈禧,心狠手辣程度讓人髮指,她覺得譚嗣同等人不能死的太隨意了,便讓劊子手故意拿著沒有鋒刃的大刀,只為了多砍譚嗣同幾十刀,三十幾刀一下一下的打在譚嗣同的身上,譚嗣同沒有展現出絲毫的怯意,反而是作詩高呼。
譚嗣同實為華夏第一人傑,他死的其所,儘管過去了多少年,他的壯舉依然激勵著無數國人前僕後繼,在為自由,為心中那片淨土衝鋒的道路上拋灑熱血。他已經成為了所有國人的偶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