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世界文化遺產概述(中外專家關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可持續發展的)
2023-09-24 00:42:07 2
中新社黃山11月1日電 (餘皓)「黃山保存了大面積的天然森林植被、完整的垂直帶譜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且作為眾多河流及其流域的水源涵養地,為下遊及周邊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良性循環及生態安全保障。黃山的生態、文化和地質的價值被深入挖掘、系統整理和科學地描述,並向世人展示。」中國科學院院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許智宏1日在安徽省黃山市說。
資料圖:安徽黃山風景區歷經數日秋雨,迎來晴空,雲霧從峰巒溝壑裡緩緩升騰、聚擁。葉永清 攝
當日,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遺產與可持續發展黃山對話會在黃山市舉行,會議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主辦。
據了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三大名錄遺產分別是世界遺產、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今年7月,黃山成為中國第34個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也是全球首個集三大名錄遺產於一身的自然保護地。
「黃山人一直在探索生物多樣性、地質多樣性、文化多樣性、景觀與審美多樣性的系統保護與多重服務價值的最佳結合。」黃山市委常委、黃山風景區管委會執行主任吳文達說,通過堅持規劃引領、轉型升級、擴大開放合作等途徑,如今的黃山不僅是馳名中外的旅遊目的地,還是科研與科普的重要基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幹事施萊格博士說,目前中國已擁有37處世界地質公園,每一處的開發都因地制宜,與當地文化和特定的社會經濟背景相適應。黃山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三冠王」,其開展的各項教科文組織指定計劃互補性活動,將有助於《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
「黃山在三大名錄遺產的可持續發展保護上不斷突破創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中國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說,希望黃山的經驗和做法,能為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名錄遺產保護作出示範。
「自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中國政府積極履行公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遺產保護事業發展。」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司長楊超介紹,當前,中國已為理順管理機制、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進行了精心的頂層設計。
「我們將科學謀劃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和地質公園事業發展,進一步提高保護能力,並積極探索提升世界遺產遺蹟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中國方案,切實為全人類保護世界自然遺產遺蹟的完整性和原真性,維護其在全球的突出普遍價值。」楊超說。(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