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拔苗助長(文刀說教毋嬌毋縱)
2023-09-24 01:39:19 2
毋嬌毋縱 毋揠苗助長 毋陵節而施 動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武功文刀圖文原創】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人人都想讓孩子聰明能幹有所作為,但在教育培養孩子上卻往往反其道而行之。
大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有段名言:「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裡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說,舜帝、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裡奚等等這些古代聖賢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上天將要把重任降臨在某人身上時,一定先要使其心意苦惱,筋骨勞累,忍飢挨餓,空虛貧窮,使他行動不如意,唯有用磨鍊來激勵其心志,才能堅忍其心性,增加其所不具備的聰明智慧。
孟子是主張「性善論」的,但他還是認為教育孩子是艱苦的事情,主張「易子而教」。當年,他的得意弟子公孫丑詢問君子為何不親自教育自己的兒子時,孟子回答說:「勢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繼之以怒。繼之以怒,則反夷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間不責善。」(《孟子離婁上》)因為教育孩子一定要用正理正道,用正理正道無效時,父親求之心切,接下來必然憤怒教訓,一憤怒教訓那就傷感情了。如果怕傷感情,教育不嚴,對兒子的一些錯誤和毛病也因溺愛驕慣而放任,從而又失去正確的教育,所以,孟子主張易子而教,讓別人來教育自己孩子。可見,培養教育孩子是艱苦、艱巨而傷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