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的來歷和風俗(除夕的由來和風俗)
2023-10-10 10:30:42 1
除夕夜的來歷和風俗?來歷: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在年關將近時,大家還會提前做好晚飯,躲在家裡吃「年夜飯」,並且還要在吃飯前供祭先祖,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人們便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避免怪獸再次來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除夕夜的來歷和風俗?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除夕夜的來歷和風俗
來歷: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在年關將近時,大家還會提前做好晚飯,躲在家裡吃「年夜飯」,並且還要在吃飯前供祭先祖,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人們便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避免怪獸再次來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習俗:吃餃子: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