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水布埡農貿市場(巴東大山裡的小商店夜不閉戶)
2023-10-19 07:51:13
楚天都市報記者 蔡青
8月的最後一天,日落時分,湖北恩施市巴東縣清太坪鎮海拔1500米的仙池峰涼風習習。這裡早晚氣溫只有20℃左右,吸引不少城裡人來避暑。
仙池峰腳下的大石埡村,住著一戶譚姓村民。一座百年老屋背靠大山,白牆黑瓦,堂屋正中貼著毛主席畫像。
屋子旁,有一間三年前修建的小商店,從不關門也無人售貨,店主譚祖波稱「沒丟一分錢的貨」。
譚祖波說,媳婦幾年前離婚走了。家裡還有88歲的老父譚元國,每天只管在門口曬太陽。7歲的女兒在山下讀小學,他騎摩託車接送。
門前雞犬相聞,山窪裡的苞谷已經飽滿,向日葵正迎風搖擺。
40歲的譚祖波在窪地裡辦了一個苞谷酒廠,順帶養了3頭豬,幾十隻雞。
「店裡大約有兩萬元的貨。」譚祖波說,他一周下山補一次貨。
楚天都市報記者看到,店裡有各種飲料,食品,還有他自釀的酒。顧客根據標籤價格,在門口掃碼或刷臉付款。
「有個在工地幹活的鄉親拿了50元的飲料,只付了40元,後來發現算錯了,專門回來補了10元。」
譚祖波介紹,大石埡村四個小組140戶基本上都姓譚,民風淳樸。過去由於交通閉塞,是有名的貧困村。
譚祖波感嘆如今生活變好了,女兒上學很便利。他回憶說「過去我下午4點半放學,等攀爬五六裡山路回家時,天早就黑了」。
大石埡村的變化是從一條路開始的。
從2001年起,老支書、退伍軍人譚永富和兒子譚紹軍接力19年,修通了村裡山頂通往鎮上的路。
80後的譚紹軍和譚祖波祖屋相鄰,兩人是同學,都吃過山路的苦。走出大山的譚紹軍在武漢創業,目前是武漢長江教育專修學院董事長。
譚紹軍更是個人出資千萬元,幫助鄉親們發展鄉村旅遊。目前已修建起仙池峰民宿和研學基地,每年夏天,一批又一批的遊客和師生來避暑和研學。
當地政府還扶持配套資金,在山坡上建起路燈和自來水設施。
「大石埡村其實是原名,現在已經併入了清坪街社區,我也算集鎮的人了。」譚祖波開心地說,「這裡正在修建房車營地和無人機教學基地,我的商店還要擴大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