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人造的嗎裡面有什麼(月亮是地球的衛星)
2023-10-15 06:12:40 3
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事情,一點也不稀奇,但實際上月球的來源極其神秘,天文學家們至今對其一頭霧水,而且可以說月球是整個太陽系中最為奇葩的衛星,它的質量遠遠大於其他所有衛星與行星的質量比,月亮與地球的質量比為1/81,但是太陽系其他衛星與行星的質量比沒有超過1‰的,比例最大的土衛六與土星的比例為1/4200,海衛一與海王星的比例是1/4700,都和月球與地球的比例差得遠,以至於天文學家們根本不相信月球是地球捕獲而來的衛星。
那麼月亮是怎麼來的呢?目前最為廣泛認同的學說是「行星撞擊說」。這種說法認為在地球剛形成後不久,有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以傾斜的角度撞擊了地球一端,這也是一次空前絕後的大撞擊,不僅前來撞擊的小行星毀掉了很大一部分,就連地球也被撞掉了一大塊,包括地殼和地幔中大量的物質都被撞飛到了太空中,兩者飛濺到太空中的物質的一部分形成了地球的行星環,其質量約能佔到地球質量的2%, 這個行星環中包含著大量的小天體,個頭大小不一,有的像小石塊那麼大,但是也有的直徑可達幾公裡,數量多得無法計算,別小看這個2%,這其實是一個相當大的數字,如今的月球質量只是地球的1/81,這也說明,飛濺到太空中的物質,並沒有完全被月球吸收。
之後這個行星環就圍繞著地球運行,我們都知道宇宙中的塵埃、石塊、小行星等距離近的話都有凝聚的特性,成為地球行星環的這部分物質當然也是如此,它們漸漸凝聚到一起成為了一顆星球,這就是原始月亮了。
其實地球的行星環形成之後,物質的分布就並不均勻,原始月亮產生於最大的一團物質中,當它開始形成的時候,其引力開始吸引更多的物質,於是原始月亮也變得越來越大,吸收的行星環物質也越來越多,最終形成了今天的月球。
但是月球的質量是地球的1/81,說明它並沒有完全吃掉行星環上的物質,那麼其餘的物質都去了哪裡呢?其實是有不少行星環物質作為隕石掉落到了地球上,另外也有一部分因為受到地球月球引力的共同影響而被甩出了地月系,因此月球的質量還沒有達到地球的2%這個數值。
也正是因為月球的質量太大,所以它的引力範圍很廣,圍繞地球運行的行星環不可能在它的引力影響下長期存在,即便是被地球引力捕獲的一些其他小行星或者衛星等,也無法成為圍繞地球長期運行的衛星,這也是為什麼地球至今只有月球這一顆衛星的原因,這位「悍妻」太霸道了,她不允許在地球的身邊有別的天體存在。
這也告訴我們另外一個信息,那就是如今的月球上面的物質也並非全部來自於地球的那次大碰撞後飛濺出去的物質,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宇宙間流浪的小行星和彗星的,因為在地月系形成的幾十億年來,月亮也一直扮演著地月系「大掃帚」的作用,就是它會清除靠近地球的,或者是有可能與地球相撞的一些小行星和彗星,這些物質也增加了月球的物質質量,前幾天美國航空航天局在月球極地發現的水很可能就是由彗星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