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其至難圖其至遠什麼意思(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
2023-10-14 15:41:21 2
犯其至難圖其至遠什麼意思?【光明論壇·溫故】作者:房世剛(山東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犯其至難圖其至遠什麼意思?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犯其至難圖其至遠什麼意思
【光明論壇·溫故】
作者:房世剛(山東省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主席引用「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以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奮力把黨的二十大擘畫的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這句話出自蘇軾的《思治論》,意思是說「向最難之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在《思治論》中,蘇軾痛陳了北宋政權面臨的財之不豐、兵之不強、吏之不擇「三患」之弊,並提出了課百官,安萬民,厚貨財,訓兵旅之策。他提問道:「古之人,有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者,彼獨何術也?」意在思考:古代那些成功的人,他們能向最難處攻堅,追求最遠大的目標,憑藉的是什麼呢?對此,蘇軾給出回答:「發之以勇,守之以專,達之以強」,意思是說在理想目標已經確定且明晰的情況下,就應當勇往直前、堅定不移、攻堅克難。唯此,目標才能達成,事業才能成功。
歷史長河奔騰向前,追夢的腳步永不停歇。新時代十年,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戰貧困、建小康,穩經濟、促改革,控疫情、抗大災,治汙染、化風險,育先機、開新局,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形成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創造了讓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蹟,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遠大,前途光明。
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探索和實踐中,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重大成果,我們必須倍加珍惜、始終堅持、不斷拓展和深化。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前無古人的開創性事業,必然會遇到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艱難險阻甚至驚濤駭浪,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敢於鬥爭、善於鬥爭,通過頑強鬥爭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我們要深刻認識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各項目標任務的艱巨性和複雜性,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既立志高遠、持之以恆,又腳踏實地,埋頭苦幹。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首先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直接關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時刻保持「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的精神追求,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勇毅和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的決心,不斷推進改革創新,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不竭動力。同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充分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動黨和國家事業不斷向前。
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捨的,而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用勤勞、智慧、勇氣幹出來的。在紅旗渠考察時強調,「紅旗渠就是紀念碑,記載了林縣人不認命、不服輸、敢於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要用紅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幹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大為改善,但愚公移山、艱苦奮鬥的精神不能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始終保持謙虛謹慎、艱苦奮鬥的政治本色和優良作風,勇於變革、勇於創新,團結帶領億萬人民接續奮鬥,創造明天中國更加偉大的奇蹟。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籌兼顧、系統謀劃、整體推進。要永葆滴水穿石精神,致廣大而盡精微,既要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執著堅持,又要有不畏險阻、迎難而上、不服輸不放棄的韌勁兒。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讓這些付出和努力不斷匯聚成堅不可摧的力量,共同託舉起我們的美好未來。
《光明日報》( 2023年02月10日0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