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方實行一刀切(對一刀切)
2023-10-14 15:10:43
各地方實行一刀切?來源:人民網走街串巷,「綁」個案偶發,「封」春節返鄉,「停」縱觀近期幾起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爭議不難發現,個別地方在實踐中信的還是「一字訣」,念的還是「懶字經」,行的還是「一刀切」,廣為群眾詬病 ,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於各地方實行一刀切?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各地方實行一刀切
來源:人民網
走街串巷,「綁」!個案偶發,「封」!春節返鄉,「停」!縱觀近期幾起疫情防控中出現的爭議不難發現,個別地方在實踐中信的還是「一字訣」,念的還是「懶字經」,行的還是「一刀切」,廣為群眾詬病。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越到基層,幹部直接面對的情形越為複雜,承受的各方壓力也越為巨大。基層很不容易,我們務須充分理解。看別人挑擔子總是不吃力的。我們批評「一刀切」現象,就更不能「一刀切」地對基層予以指摘了。
同時我們又不得不指出,不顧客觀條件的一刀切,看似積極向上,實則違背規律、急躁冒進,欲速則不達。以今年春節返鄉來說,各地充分提醒、必要防控、嚴格流調,但極少數地方所謂的「嚴防死守」,讓不少返鄉人員直呼「看不懂」。有的曲解防疫規定,把「居家健康監測」等同於居家隔離,把「非必要不返鄉」理解成「絕不能返鄉」;有的盲目攀比,規定不分城市農村、風險高低,將核酸檢測有效期縮短到3天。一把要求簡單化、管理刻板化、懲罰嚴苛化的「刀」,把原本科學有效、實事求是的政策舉措切走了形、切變了樣,無用無效不說,甚至還添堵添亂,群眾對此是有意見的。
這裡火剛滅、那裡煙又起,「一刀切」何以屢禁難絕?毋庸諱言,有些人熱衷於「一刀切」,是因為這個方法最「好用」,風險小、成本低,動腦最少、動手最少,見效最快。然而事實上,這些雷厲風行的做法,貌似「動真」、仿佛「碰硬」,實則「不願、不會、不敢」,只能暴露出個別領導幹部本領不足、素養不高、水平不行的毛病。把倡導性、引導性工作異化為強制性要求,表面看「有魄力」「力度大」,實際上與「不折不扣抓落實」相去甚遠,跟「有力有序推進工作」更不搭邊。
看上去是在追求完美的行政目標,實則手段過於粗糙;看上去調查研究頻繁,實則走形式、走過場多。「一刀切」的根源,還是在於一些領導幹部「三觀」錯位:權力觀出現扭曲,政績觀有了偏差,事業觀失去準繩。該實地調研、科學決策的時候,閉門「拍腦袋決策」,大搞「一言堂」;該因地制宜、靈活變通的情況,滿足於「知道了」「轉發了」「安排了」,只求「不出事」。「橫豎一刀切」,本質上切的是工作效果,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消耗了基層幹部的精力。
找準了病灶,就要對症下藥。對「一刀切」毫不妥協,全面檢視、靶向糾治,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創造性執行」能力,下大氣力整治這個頑症痼疾,就能讓中央的大政方針落實到「最後一公裡」,就能讓幹部群眾保持實幹擔當的勁頭,就能讓政策舉措取得落地開花的效果。
事實已經表明,最需要「一刀切」的,恰恰是「一刀切」的思維模式、工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