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習俗和來歷文字(臘八節的由來及風俗)
2023-10-20 06:56:55
十二月初八是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稱之為臘八節,傳說臘月初八早上熬五穀粥,叫臘八粥也叫福粥,喝臘八粥,祭祀臘神,祈福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關於臘八節的來歷,民間流傳有很多的傳說。
在漢代就有了臘八節,每年到了臘月初八這天,準備好紅棗,花生,慄子,杏仁,核桃仁熬一鍋粥,先擺庭院的天井上,慶豐收,迎吉祥。
相傳十二月初八這天,佛教為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的節日,臘八粥也叫「佛粥」,民間也稱為「福壽粥」
民間還有一種說法十二月初八這天叫臘日,從古代先秦起,這天的活動非常隆重,這天要祭祖敬神,擊鼓驅疫之風俗,逐疫驅鬼治疫,祈福來年有健康的身體及五穀豐收。
還傳說在元末明初時期,朱元璋在臘月初八那天,那時朱元璋正受牢獄之苦,無意間在老鼠洞裡發現了一些紅棗,花生等雜糧,熬一鍋粥,飽餐一頓,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為紀念那監獄裡的日子,把這天定為「臘八節」,把那天吃的雜糧粥定為「臘八粥」。
中國各地的「臘八粥」品種繁多,花樣不一,總之只有一個祈願:敬祖祈福,願所有人都收穫健康與財富。過上幸福吉祥的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