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600字
2023-10-11 04:54:49 2
【範例1】
最近這段時間下班後就躲在家裡看書,北航的圖書館是我新發現的寶藏庫,我想要看的書都在那裡順利找到了。在這樣的日子裡,精神食糧對我來說是何等的重要。書,讓我在2007年炎熱的夏天找到了比空調更有效的降溫器,我汗流浹背的坐在屋裡,一隻手擦汗,一隻手翻書。
流汗一點也沒影響我的心情,相反我覺得這是一種很肆意的享受,隨著汗水從毛孔裡流出來,全身的每個毛孔都無比通透,它洗淨了骯髒的空氣鑽進毛孔的汙塵,也讓我覺得心情更加放鬆,不喜歡有空調的環境,冷空氣總讓我有負罪的感覺,總覺得屋裡是涼快了,但也因此讓那些沒有空調的人家要忍受更高的溫度。身邊又有了書,我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無憂無慮的年代,媽媽在給我們做飯。我抱著一本書死啃,等著香噴噴的辣椒炒肉上桌,吃完飯的午後,我又可以在大人們沉沉的午睡時,伴著聲聲的知了聲和大街上三三兩兩徜徉的人們再度進入我某個沒到結局的故事中。只是現在媽媽不在我身邊,我此刻唯一覺得遺憾的事兒。
我完全沉浸在《平凡的世界》裡,這部獲得矛盾文學獎的巨著曾經讓多少人熱淚盈眶,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誰沒有在主人公孫少安和孫少平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我是八零後的一代,在讀高二時第一接觸到這本書就被裡面的故事吸引。事隔八年,我再次被書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動。特別是當我有了一些生活的經歷之後,我的感動比八年以前來得更加真實。也因此更加相信《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用生命寫出來的巨著。也更能理解父母曾經年輕和年少的年代。
活著從來就不容易,選擇任何一種活法也會有他的艱難:帶著理想主義的孫少平,和現實主義的孫少安兄弟倆,以及他們身邊所有的人都在生活的重壓下頑強的堅持。孫少安,一個聰明過人,每每考試得第一的男孩13歲開始放棄了讀書生涯,到家務農並從此擔負一家人的生計;文革的時候因為多為本隊的人多謀了一點自留地而被無情的批鬥;到了改革開放後自己好不容易經營起來一個磚廠,可是他的精神支柱和生命的源泉——他愛和愛他的妻子卻得了肺癌。而他的弟弟孫少平,這個因為接觸過大千世界而內心嚮往高尚生活的年輕人,命運卻一次又一次的和他開玩笑,他本來在農村中學教書,教了兩年後失去了這份體面的工作;後進城務工,每天繁重的工作中他唯有與書作伴,幸運的是,他被省長的女兒,大方漂亮的田曉霞愛著,並且愛的深沉而執著,這對於孫少平來說,是何等的幸運啊。可是,就在他們愛到深處的時候田曉霞因一次採訪被洪水奪去了生命;孫少安的生命頓時失去了光彩。
每翻一頁,我都期待他們有個美好的結局,但是這兩個想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的青年被生活的種種不幸左右打擊,到書的結尾還是面對重重困難。但是,最珍貴的是:他們到最後也沒有放棄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啊,這才是真正的,平凡的世界,無論是在農村,在城市,在過去,在現在,在將來。
這也許是《平凡的世界》帶給我的啟示:只要活著,就一定要有希望!除了有希望,還要勇敢的面對自己的希望,就算是坎坷,也不言放棄……
【範例2】
我花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的看完了《平凡的世界》這本巨著,當合上它的最後一頁時,我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浪漫的彩虹,飄渺的世界!印象中最喜歡小說中的這句話。當淚水浸溼這句話的時候,我知道我又感動了。為裡面主人公的困苦,被他們那種至高無上的親情所打動。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之間的兄妹之情,三兄妹與父母之間的感情,那種親密,那種無私而偉大的愛,無論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都不會動搖。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體貼,在風雨中,在困境中,在掙扎中走完了一生的一段又一段,山水為之而動容!孫玉厚一生有幾個這樣出色的兒女,真是太值得驕傲了。孫少安的不怕吃苦,和那顆有社會感知力、有經濟的頭腦使他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苦苦掙扎而不至於失敗,甚至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們姑且有「輝煌」這個詞來形容他,這樣不算是很過分的。但孫少安的成功離不開秀蓮的體貼、理解和支持。如果孫少安不是取到這樣的妻子,他的成功談何容易。想起了一句話: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偉大的女人。再看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他們的愛沒有地位的隔閡,沒有權力和金錢的支配,那種高尚與純潔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愛,是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也許,一次浪漫的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遠的合二為一,就是與上帝的契約;縱使風暴雷電,也無法分解這種心靈的粘合。哪怕,即使,兩個民族,天各一方,語言不通,甚至相互間連名字都不知道,竟也牽掛得神魂顛倒。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再看,田潤生與郝紅梅的愛,金波與與邊疆姑娘的愛,田潤葉與向前的愛,孫蘭香與吳仲平的愛,友情之愛,親情之愛,鄉情之愛,對生活的愛貫穿著整部作品,讓我感動讓我流淚。
這真的是一部很平凡的作品,寫出了平凡世界中各層人物在不同地位上生活的苦苦掙扎。是的,太平凡,太真實了,讓我覺得這些人就生活在我身邊一樣。曉霞死了,我聽到了心碎的聲音。一個多才能幹的美麗姑娘,一個有著顯郝地位卻又拋棄一切功名利碌而不顧一切去愛的偉大姑娘,一個處於人生最輝煌時期、最美好時代的年輕姑娘,她在一次採訪中英勇犧牲了。她和少平的那個約定還沒有實現,就走了。我替少平感到痛苦,仿佛感覺到了他的悲傷,仿佛看到了一顆破碎的心。無獨有偶,秀蓮也得了肺炎去世。少安沒了妻子,少平沒了愛人,他們生命中兩個最寶貴的,最至親至愛的女人走了,永遠地離開了他們。生活啊,你為什麼這樣殘酷?感動的不只是他們之間那種不至死不諭的愛情,而是這兩位女性的偉大。想想看,秀蓮也真夠可憐。她不嫌棄少安窮,連一分財禮也不是就嫁給了少安。她不怕苦不怕累,體貼善良勤勞能幹,和少安一起吃了許多的苦一起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還沒過上幾天好日子,當生活剛剛好轉,剛剛有起色的,幸福的生活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就這樣突然地去了,留給我的是遺憾和悲傷。禁不住又懷疑了,這就是生活的本來面目嗎?而少平,我完全理解他為什麼不願在大山裡生活,而要到外面去闖蕩去經歷去受苦。是的,我完全能理解。麻木、甘於現狀、甘於落後,這是多麼的可悲。這個年輕的小夥子引起了我心靈的震憾和共鳴。可就是這樣一個出色的青年,他連最起碼的幸福都得不到,不僅女朋友死了,最後他為了救一個曠工而受傷毀容。欣慰的是,他是那樣一個堅強。他從不為自己的地位、自己命運的坎坷而怨天尤人。他那種對生活的態度、對人生的態度不得不令我折服。但更令我佩服的是孫蘭香,她是一個讓人驕傲的女大學生。比較一下,我和她一樣年紀的時候,我又做了什麼,她又做了什麼。現在想來,每每讀到她,我心裡是一陣慚愧。怪不得少平說,他從不為妹妹蘭香的交往擔憂——她妹妹比誰都配。
《平凡世界》中的王滿銀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生性愛逛,遊手好閒,好吃懶做。他把孫玉厚的大女兒孫蘭花取了回家。如果說他是一個本分的人、勤勞的人,那麼他應該算是有個比較幸福的家。孫蘭花很愛他,不讓他下山幹活,拉扯兩個孩子,還把他侍候得周周到到,可他不懂得珍惜。一年到頭地跑去外面流浪,去做「生意」。可他做的生意除了能養活自己之外,再也沒有什麼了,有時候甚至連自己的溫飽都解決不了,弄得狼狽不堪。可他就是喜歡流浪,不願回家。有一天。他突然從鏡子裡看到他的眼角的皺紋,頭上也有了白髮,他才真正意識到自己是誰,他需要的是什麼。他需要的是一種平靜的生活,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家,而不是一個到處流浪的孤雁。人到中年,會對自己的前半生做出反思,從而調整心態去對待生活。有時候,往往一個極偶然的因素,就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整個人生。是的,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