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鋼成繼勳(這位漢鋼老廠長)
2023-10-11 21:32:32 1
當年近70歲的徐國敏出現在我們面前,從和他幾句簡短的聊天之後,「樸實」就成了我們對他的第一印象。
言語間,他總是流露出一種「執著」,像是上個時代某種精神的延續。
精神矍鑠,侃侃而談。
曾在90年代末期任職漢陽鋼廠廠長10年之久的他,回憶起這片熱土的往昔,仍然記憶猶新。
徐國敏本人
徐國敏是一個典型的「老武漢」。
骨子裡透著那麼點驕傲,但又親和力極強。
他告訴我們,早在上學時,他就在街頭做過生意,賣冰棒、賣茶水、賣水果。後來入伍參軍,退伍後又做過車間主任、銷售處處長、銷售部經理等職位;
在他任職漢陽鋼廠之前,已經快到50歲了。本來已經到了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的日子,徐國敏大可安穩地在原有崗位上再堅持一下,待到退休回家輕鬆享受天倫之樂…
可偏偏不服輸和愛折騰的性子,讓他臨危受命執掌了漢陽鋼廠這個「爛攤子」。
接受採訪中的徐國敏
傳統工業黃金年代的火熱,在進入90年代後逐漸冷卻。
90年代的漢陽鋼廠也未能倖免。
鋼廠銷售停滯,工資發不出來,工人被迫下崗…
這就是徐國敏回到漢陽鋼廠時的狀況。
曾經被視為武漢的驕傲,在90年代末期卻一度面臨產品無人問津的窘境。
「既然沒人敢來,那我就上」回憶起當初任職鋼廠的情形,徐國敏笑了笑。
漢陽鋼廠舊址中的徐國敏
實際上,上級領導當時派徐國敏來,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鋼廠狀況堪憂,沒人接管。
另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他市場化的意識。
無論是之前街頭販賣的經歷還是銷售處的過往,徐國敏一直都是一個勇於嘗試,膽大心細的人,在他看來失敗了大不了重來,想要擺脫一成不變,就得大破大立。
「絕不能讓漢鋼破產呀,這裡的工人,基本都是幾代人都生活在這裡,他們都依靠著漢鋼。我既然來了,就一定要解決這些問題」
聊起當時重壓之下的臨危受命,徐國敏依舊言語堅定。
上任之初,徐國敏就大刀闊斧地做了兩件事:
現在琴臺大道的鋼材市場,就是徐國敏當初為了解決鋼廠銷售和廠裡老職工就業問題一手開闢的。
當初恰逢政府決定創建琴臺大道,徐國敏想藉此機會,多渠道打開廠裡的產品銷售。
「其實做這個事情,上級是反對的」,
但認為打鐵要趁熱的徐國敏,聯繫了當時的分管城建的副市長,在琴臺大道建成之初,就在道路兩側設立了大量的銷售門店,解決了職工上崗再就業問題。
漢鋼鍋爐工作中
據徐國敏回憶,當時琴臺大道兩側的門面,大約引進了1000多家做鋼材生意的商戶。
徐國敏還與他們約定,優先為鋼廠下崗職工提供再就業崗位,同時鋼廠供給門店相應鋼材,既達成了合作,增加了鋼材的銷售,也解決了部分職工眼下的問題。
徐國敏與「華夏鋼源」石碑合影
但這樣的變動,對身欠巨額債務的漢鋼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徐國敏還得找尋更多的出路。
實際上,當時香港的沿海集團也找到了徐國敏,並且評估了漢鋼地塊的價值,大約價值6個億。這些錢可以解決一部分職工問題,並且國家允許企業法人得到一部分的股份,對於徐國敏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可徐國敏最終還是拒絕了,他想為漢鋼找尋更長遠的賺錢之道,以便更好地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
在幾番意見諮詢後,徐國敏決心為漢鋼開設一家屬於自己的房地產公司。可由於當時漢鋼已經停產,沒有任何可周轉的資金。無奈之下,徐國敏只好向其他工廠籌來1千萬的啟動資金,這才終於成立了武漢市雅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在此之後,雅苑房地產公司和多方達成合作,漢鋼也終於回流了不少資金,一切都朝好的方向開始發展。現在看來,當年6個億的土地價值,最終在漢鋼人的堅守下實現了100多億的價值。
漢鋼舊址老舊的廠房內
漢鋼舊址一隅
在整個任職漢陽鋼廠廠長的過程中,徐國敏還運用了很多方式幫助漢鋼恢復往日輝煌。
比如為當時正在建設的三峽大壩輸送鋼材,多維度打開漢鋼的市場銷售;
再比如為北京郊區的房產債務重組,前後賺取約5億元,徹底還清了漢鋼的債務。
遠見,膽識,和「要做就做好」的信念,最終,漢鋼在徐國敏的帶動下,一步步走出了困境。
在漢鋼的舊址裡,有一處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如今,已經擴建為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
而這一切的由來,完全是得益於徐國敏。
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門口
在漢鋼逐漸擺脫困境後,徐國敏決定從精神層面激勵大家,
「不能只是一味的煉鋼,要有一個東西把人心、民心聚集起來,不能總是很分散的狀態。」
徐國敏告訴我們,張之洞最初建立漢陽鐵廠的這段歷史,是民族的驕傲,更是時代的驕傲。
沒有什麼能比把這段歷史過往陳列出來,更能激發漢鋼職工的凝聚力。
工作中的漢陽鋼廠
於是,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的創立被推上日程。
但當時的社會輿論,並不看好徐國敏的這個舉動。在他們看來,畢竟有著封建社會的歷史背景,徐國敏創立博物館的想法有失穩妥。
但徐國敏力排眾議,從小在南京路長大的他,對張公堤和張之洞的歷史很是熟悉,他認為自己在做對的事情。
於是,徐國敏在一邊為博物館物色館長人選和相應職員的同時,也和幾家做鋼材生意的商戶達成了合作協議:優惠提供鋼鐵資源,而商家對博物館的建立進行贊助。
幾番洽談下來,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正式成立。
空曠的漢陽鋼廠
整個採訪下來,徐國敏對漢鋼這片土地的熱愛溢於言表。
他多次告訴我們,這片推動中國近代重工發展的工業遺址的改造,一定要兼具國際化的視野和世界級的規劃。
張之洞所留下的文化遺址,不僅是影響武漢一代人的城市記憶,更是對整個中國的近代發展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拯救漢陽鋼廠於危難之際,傳承鐵廠文化與精神供後人敬仰。
徐國敏對漢陽鋼廠的貢獻,就像在身上所傳達出的那份家國榮譽感和城市驕傲感一樣,深刻,不可磨滅。
漢鋼內徐國敏背影
他有著超前的遠見和果決的膽識,讓一代老廠重現生機,讓那段崢嶸的記憶永遠銘記人心。
但最能夠打動我們的,還是他的一貫堅持和認真態度。
在塵封的過往裡,熠熠生輝。在當下的生活中,鮮活明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