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名人傳讀書筆記
2023-10-05 15:22:59 2
關於名人傳讀書筆記
近日,用多個茶餘飯後的時間讀完了羅曼·羅蘭先生所著的巨人三傳之一<>。書是傅雷先生所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的。書為插圖珍重藏本,書中除了傳記原文以外,還附有米氏相關作品彩色插圖一百五十餘幅。實為一書中精品。讀罷此書,心中感慨萬千。
無論是傅雷先生傳神的翻譯,還是羅曼·羅蘭先生對大師生平詳實的了解與精神世界深刻的領會,對大師生平經歷的全面再現,這都是令人讚嘆的。在書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活的生命。在這裡米開朗琪羅是真實的,平易的,但他又確是超凡脫俗的。他那無以倫比的藝術天賦和創造力全部獻給了藝術,他追求藝術真善美之表現力的執著與忠誠更是感人。是的,米開朗琪羅是無愧於那個時代,無愧於巨人的稱號的,他威臨著那個時代。
文藝復興時代是一個大潮湧動,天才輩出,偉人云集的時代。米開朗琪羅,達文西,拉斐爾,但董一個個令人敬畏,需得仰視可觀的名字閃閃發光。他們站在那裡,就如人世間的一座座高山,而米開朗琪羅就是其中的一座。
米開朗琪羅生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那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在那個時代,那個城市裡,他是人們狂熱的對象。他也愛他們,但是他對他們很嚴酷。他那豪邁雄偉的天才藐視他們小組的藝術,矯飾的藝術精神,平凡的寫實主義。他是一個精神的貴族,是一個為天才所拘囚的人。他所擁的的天才的力量把他完全的徵服了。那是一種駭人的生命,猛烈的爆發,使他太弱的肉體與靈魂有所不能承擔。這是羅蘭先生對他的描寫。
對於這個偉大的外形的大創造家,同時又是有信仰的人,在他的眼裡,一個美的軀體是神明般的,是蒙著肉的外衣的神的顯示。米氏作為一個偉大的藝術創造者,他一生創造了許多令世人驚嘆的傳世傑作。但是他認為自已只是把上帝賦於自已的創造力發揮出來而已,是他在接近神時的創造。那創造美妙外形的創造家受人們的尊敬,那麼那創造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生命的創造者,那創造了創造家的造物主豈不更令人們敬仰。他說:好的畫,迫近神而和神結合,它只是神的完美的抄本,神的畫筆的陰影,神的音樂,神的旋律。因此一個畫家成為偉大與巧妙的大師還是不夠的。我想他的生活應當是純潔的、神聖的,使神明的精神得以統治他的思想。
在創造的不斷衝動中,他除了夜以繼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麼都不想。他在繼續不斷的興奮中生活。他是孤獨的,他愛人,但是他不被人愛,人們對他只有敬畏甚至還有敵視與懷疑。他一生沒有享受到愛情,友誼於他也只如明星照亮了一剎那。在他周圍儘是黑夜,只有他的思想如流星在黑暗中劇烈的旋轉。沒有享受到一點溫柔,一生沒有一分鐘的時間在別人的愛撫中睡眠。他一生致力於藝術的創造,試圖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恆,然而他一生九十年巨大勞作,卻不能實現他宏偉計劃的萬一,俗務的糾纏,瑣碎工作的牽扯,人間社會的風雲變幻,使他的計劃往往落空。他自已認為重要的作品沒有一件是完成的,有許多珍貴的作品在他生前就被毀滅,作為一個偉大的人物,為了實現他的藝術夢想,他曾被-迫在物質的暴-力面前低首,為此他曾為使徒彼得建造一座超人的紀念物,因為他和彼得一樣曾在聽到雞鳴而痛哭。更有些卑劣的人用他們汙濁的心地來造就一個他們的米開朗羅琪。
但是在今天,這些大師留存下來的作品,無論是建築、雕塑還是繪畫,任何一件都已成為不朽,它們與他一樣名垂千古。大師生於一四七五年三月六日,安息於一五六-四年二月十八日下午五時。日落時分是他塵世生命的末日,和平天國的首日。終於他回歸了上帝之國。大師享年90歲。這就是大師,他的一生就在不息的藝術衝動與創造中渡過,無數的失敗,無數的成功,最終他走完了自已充滿坎坷的一生。最終他用自已的精神和生命為人類留下了無限寶貴的財富。
最後讓我們用羅曼·羅蘭先生的原話來結束吧。"偉大的心魂有如崇山竣嶺,風雨吹蕩它,雲翳包圍它。但人們在那裡呼吸時,比別處更加自由有力。純潔的大氣可以洗滌心靈的穢濁,而當雲翳破散的進候,它威臨著人類。是這樣地這痤崇高的山峰矗立在文藝復興期的義大利,從遠處我們望見它的峻險的側影,在無垠的青天中消失。我不說普通的人類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們應上去頂禮。在那裡,他們可以變換一下肺中的呼吸,與脈管中血流。在那裡,他們將感到更迫近永恆。以後,他們在回到人生的廣原,心中充滿了戰鬥的勇氣。"
關於名人傳讀書筆記
早就聽說貝多芬是一個偉大的音樂家,在這個暑假裡,我有幸讀了《貝多芬傳》。
貝多芬是一個生活在極其痛苦環境中的人。他的童年是不幸的,不像莫扎特那樣享受著家庭的溫情,而是非常的艱苦,他既要擔心一日三餐的食物,又要承受疾病的折磨。生活的磨難伴隨他的成長,苦難使他失去了很多。1787年他失去了母親,1796年他雙耳又去了聽力……
但正是這麼一個從來沒有安定生活的人,卻有著執著的追求,憑著他對生活的熱愛,在他無聲的世界中,居然創造出《生命交響曲》等不朽樂曲,成為萬人矚目的音樂家。他創作的美妙的樂曲,給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貝多芬的性格非常孤僻,他往往用憂鬱的目光看著天空,很少有發自內心的微笑。不幸與苦難可能使一個人變得憂鬱,但不能使一個人失去對生活和創作的信心。他又是一個堅定的、樂觀的戰士,在法國大革命中,把愛國的詩改寫成樂譜,用音樂來戰鬥。
我們生活在新時代,從來就沒有挨過餓、受過凍,有著溫馨的家庭,在父母的百般呵護下茁壯成長,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有些孩子過著像小公主、小王子般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有些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但學習不用功,還整天無所事事。如果我們這樣的話,就會像溫室裡的小草,永遠長不成參天大樹。
從貝多芬的一生經歷當中,我感到一個人要成為有益社會的人,就必須堅定理想信念,堅定對生活的熱愛。我堅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把困難和挫折當做追求理想攀登高峰的階梯,我們也能像貝多芬那樣譜寫出人生的美妙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