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000字

2023-10-06 00:00:34 2

  導語: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000字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000字1

  《我們仨》的作者是一百零二歲的楊絳,她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後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這個三口之家的動人故事證明:家庭是人生最好的庇護所。

  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我讀高中的時候,高中學校的一個小小閱覽室裡,我花一個下午的時間悶頭看完了這本書,當時還處於一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紀,只覺讀完書後的那個黃昏,似乎變得比往時更怏怏不樂。過了些日子,讀了大學之後,買了這本書,上學,工作,換地方工作,書是要一直帶著的,但不常翻。

  其實書中並沒有描述太多的喜與悲,楊絳似乎一直以一個旁觀者的角色來描述他們一家三口從相距到分離的一生,痛苦和歡樂好像都跟筆者隔著一層,楊絳寫她女婿:「得一和善忠厚,阿圓有他在一起,我們可以放心。」而幾頁之後,卻已為逝者:「這次送我走,只剩了阿圓一人;得一已於一月前自殺去世。」寫錢鍾書跟阿瑗生病去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筆調靜得嚇人,所謂哀而不傷說的就是這種情緒。

  關於他們的生活,兩個大戶人家的小姐少爺,青年相遇,結婚留洋,度過短暫的快樂生活,每天只需讀書,研究如何做飯,跟散步路線,不久生下女兒,回國,遇到運動,兩個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每天的日程變成挨批鬥,掃廁所,下放農村,直到暮年生活才有所改善。筆者並沒有控訴命運的不公,他們一家人對所遭遇的一切維持著知識分子最起碼的體面,做牛鬼蛇神時不哀求什麼,平反後權勢來請,也不想搭理什麼。只願一家人平平淡淡的相守,讀書做學問。

  在我心中有兩個能稱得上大家的人,楊絳是其中之一。我佩服她對萬事萬物的淡然處之的超脫,懷抱一顆赤子之心,不論周遭境遇高低,始終能保持真我,尊重真我,靜守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榮辱不驚,去留無意,笑看天邊雲捲雲舒,靜觀庭前花開花落「.而用她翻譯過的一句詩來說就是: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用我們仨裡面的一段話來結尾: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者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的一起過日子。「

  人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所。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我們仨的讀書筆記1000字2

  《我們仨》讀完有些日子了,很有些感觸,卻遲遲沒有動筆,我想等自己靜下來,走出世俗的瑣碎與煩惱,在一個澄澈清明的境界裡,來解讀我所看到的《我們仨》。可是,我竟然不能夠。或者說,年近不惑的我,其實還「惑」著,而且,「惑」得還不輕,「惑」到找不見了支撐。如果說,還有那麼一點支撐的話,那麼,就是白髮高堂,就是膝下稚子了。

  可是楊絳她有什麼?她什麼也沒有了。他們仨,一路走來,失散了,丟了一個,又丟了一個,只剩下了她自己,住在曾經被他們稱作「家」的三裡河寓所,用自己的筆,懷想他們仨曾經擁有的歲月。

  我總是忍不住要想,每一個清晨,從殘破的夢裡醒來,窗外,晨曦尚薄,屋裡,黑暗像推不開的帳幔,一個人,靜靜地躺著,她,一個耄耋老人,是不是用獨自囈語的方式,在呼喚著熟睡的親人?永無止息的訴說,訴說給無邊的寂寞。每一個夜晚,那種真正的、靜得如同死亡的夜晚,放下筆,摘下老花鏡,一個人,走到水池邊洗臉,看到面前的鏡裡,有著她清瘦的容顏,她會不會伸出枯瘦的手,捋一捋日漸稀疏的花白的頭髮,說,頭髮又長了,鍾書,替我剪剪?一回頭,啞然失笑,笑出眼窩裡一汪抹不去的淚。永無止息的思念,思念著走遠了的親人。

  也許我是錯的,楊絳她不寂寞。思念是一定的,但她不會是一個把痛苦當做日常功課的人,最起碼,她不是石評梅,沒有「把剩下的淚水,都灑在你的墳頭」,直到「再也不能來看你的時候」。她從石評梅黃廬隱的時代走來,一路上有她的鐘書相伴,沒有生活的困頓,沒有情感被遺棄被背負的傷痛,她的心裡,滿滿當當的,裝著他們一起走過的歲月,每一個日子,都可以讓她長久地咀嚼,品咂,回味,咬爛了,嚼碎了,吐出來,是《我們仨》,是《走在人生的邊上》,是《我們的錢媛》,這樣,在她終於回到親人身邊以後,我們還可以繼續咀嚼她,咀嚼他們曾經擁有的歲月。

  想起了上周六在沙龍上,大家關於死亡的一系列見解。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瞬間起,就註定了死亡的必然,也就是說,一個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漫長的準備死亡的過程。這話是喬忠延老師說的。他還說,一個人,走出了別人的記憶,那麼,對於這個淡忘了他的人來說,他已經死了。不管是誰,走到了生命中新的階段,就等於親手埋葬了自己的過去,那個舊他,死了。死亡時最尋常的,尋常的好像是日出月落,花謝草榮,石出水落,秋去冬來。

  那麼,楊絳之所以是楊絳,之所以在走到人生盡頭的時候,還能以頑強的聲音證明自己和親人的存在或者存在過,不僅僅是勇者,更是超脫,是悟透了生死禪機之後的平靜。惟其如此,她才可以在書的最後這樣寫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人。」

  這一聲長嘆,是謝幕嗎?不,是思索。因為,她接著寫到: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裡,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一個珍藏著丈夫隨手寫的紙條的妻子,一個珍藏著女兒的信手塗鴉的畫片的母親,這樣說。家,曾經是她傾注了全部情感的地方,現在,她找不到了。我卻絲毫也不為她悲戚。在這樣一個清晨,在愛人濃稠的酣夢裡,在兒子朦朧的呼喚裡,我品味著一個女人的傷痛與豁達,白天困擾著我的一些煩惱,一下子都消失了。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