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誇獎孩子(讚賞孩子一定要謹慎)
2023-09-23 03:23:08 1
讚賞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正面的、真實的自我形象,一個人對自我的評價,將直接影響到他的核心價值觀,還會影響他的思維方式、情緒、希望和人生目標,而且讚賞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讓孩子有更積極的自我評價。
讚賞有這麼多好處,那麼問題來了,你真的會讚賞孩子嗎?可能有的人會說,「讚賞就是說好話唄,這容易,我張口就來。」不,讚賞是說好話,這沒錯,但好話也不是隨便亂說的,它也有一些常見的誤區。有時候,明明是善意的讚賞,卻會招來意想不到的負面反應,所以讚賞同樣需要謹慎。因為有的讚賞會讓被讚賞的人產生懷疑,比如,「他真覺得我很會做飯嗎?他要麼在撒謊,要麼就是不懂美食,要麼就是哄騙我多做飯。」有時候,讚賞會導致否認,比如,「他這樣誇我,他是沒看見我一小時前那狼狽的樣子。」有時候,讚賞會帶來壓力,比如,「他們都這樣誇我,我下次出席該怎麼穿呀?」還有的時候,讚賞可能會讓人感覺被控制,會懷疑「這人是想從我這兒得到什麼好處吧。」
我們不是常說「誰都喜歡聽好話」嗎?為什麼有些人在聽到讚賞之後,會有這些負面的反應呢?究其根本原因,是讚賞的方式不對,讚賞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評價性的讚賞」,一種是「描述性的讚賞」。
會激起對方反感的一般都是「評價性的讚賞」,比如,「聰明」、「漂亮」、「完美」、「真棒」、「真美」、「挺好的」、「棒極了」,這些都屬於評價性的詞語,這些詞語會讓對方處在一個被評價的從屬位置,可能會讓對方產生不對等、不舒服的感覺。有時候,你越是用這些詞表揚孩子,孩子越會拒絕,越會灰心喪氣,他們會覺得這些表揚並非出於真心,他們會關注到自己失誤的地方,「既然你說我已經完美了,那我為什麼還要去努力呢?」所以,「如果我們想要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繼續堅持下去,就需要避免一些帶有評價含義的詞。」具體要怎麼做呢?很簡單,就是用描述代替評價,用讚賞的語氣描述你所看到和感受到的就行了,孩子在聽到這些「描述性的讚賞」後,就能夠從心底裡認可自己。
說兩個例子,孩子自己把房間收拾得很乾淨,你不要去評價說「多乖的孩子」,而是要描述你所看到和感受到的,比如,「你把東西都歸置到架子上,地面也打掃得很乾淨,走進這間屋子,感覺很舒服。」這樣孩子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
又比如,孩子親手織了一條圍巾,你不要去簡單評價說,「你織得真漂亮,非常好看。」孩子心底裡可能不自信,會懷疑「媽媽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啊?是不是在敷衍我?」但如果你用描述性的話,比如,「這個鮮豔的顏色很像晚霞,你把每一行都織得很均勻,還有厚實的滾邊。冬天圍上它,一定很溫暖。」孩子聽到之後會覺得,「嗯,看來媽媽是真的喜歡。」
讚賞孩子的時候有一個小技巧,就是在讚賞的後面,用一個詞作總結。比如,「你已經記了一個多小時的單詞,這就叫做『有耐心』。」「你說好五點回家,就五點回家,這就叫做『守時』。」「你看見這些植物幹了,就去澆水,這就叫做「有主動性」。」
你看,這樣在讚賞的同時,還幫助孩子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和好的生活習慣,這樣的讚賞會讓孩子在這些日常的描述中不斷增加內心的力量。
如何讚賞孩子,你學會了嗎?
,